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事後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 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等教育科
地 址:臺北市市府路1號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等教育科 黃喬偉科長 (02)27208889轉6359
連容萱股長 (02)27208889轉1286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秘書室 余品瑩督學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4年5月10日】
【主題:智匯臺北.科學新頁─臺北市第58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頒獎典禮】
【臺北報導】臺北市第58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頒獎典禮於114年5月10日(星期六)上午8時30分,假臺北市立東湖國民中學學生活動中心隆重舉行。本屆科展以「智匯臺北·科學新頁」為主題,吸引全市各級學校學生熱烈參與,總計591件作品報名參展,經初選後共有273件作品入圍第二階段評選,包括國小組144件、國中組45件及高中組84件。經審查後,最終選出50件特優、60件優等及139件佳作。
本屆展覽作品主題多元,體現學生以科學精神探索生活議題的能力與創意。例如,在高中職組,內湖高工顏吉良、蔡言紘、林晉緯三位同學的作品《跨語言交流與環境感知的智慧型眼鏡》,獲得電腦與資訊學科特優獎,應用人工智慧實現跨語言即時翻譯,展現人機互動應用的前瞻性;北一女中黃鈺淇同學以《益菌抑菌—從食品分離之胚芽乳酸桿菌對傷口癒合與發炎的預防與治療效應》,榮獲農業與食品學科特優,將食品科技與生物醫療相結合,展現跨領域整合能力。
國中組方面,師大附中國中部林佑謙同學以《人車碰撞預測應用於十字路口之前導性研究》獲生活與應用科學科(一)特優,作品利用電腦視覺技術預測十字路口行人與車輛碰撞風險,提升交通安全;金華國中張瀚心同、薛如庭同學的《「豬」聯「壁」合—解構廟宇建築彩繪、透視地仗層與顏料層之謎》以農漁廢料及豬血透過實驗,調配出建築彩繪灰料與膠黏劑的原配比,成功製作、復舊具實用性與環保概念的「地仗層」及「顏料層」,為文化保存、延續傳統盡一份心力,勇奪生活與應用科學科(三)特優。
在國小組方面,仁愛國小吳承鴻、廖又潔、蕭宇弘同學合作的《AI糾察隊—防治校園走廊奔跑策略之研究》,獲得生活與應用科學科(一)特優,從日常校園安全問題切入,利用AI影像辨識與程式,設計出具備即時監控與警示功能的系統;立農國小謝行天、蕭佑安同學的《為渺小的生物送行—螞蟻的亡靈模式》,以觀察螞蟻社會行為,獲生物學科特優,充分展現學生的細膩觀察力與研究精神。
本屆特優作品將代表臺北市參加今年(114年)7月在新竹市舉辦的「第65屆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為協助備賽,教育局委由市立中正國民中學聘請專家學者及資深教師透過集中輔導,指導學生海報展示製作以及口語表達,精進學生作品並提升研究能力,以期在全國科展取得佳績。
教育局為持續推動學生自主研究,每年辦理「臺北市中等學校學生科學研究獎助計畫」,鼓勵本市國中、高中學生進行中長期的研究發想與實作,期能達成從學校到國際的科學研究人才養成之目標;2015年起,由教育局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合作,每年舉辦「臺北科學日」將自然科學、數學、資訊與科技等融入社區生活,並鼓勵由學生主導實際演示與解說科學實驗,以推動全民科普計劃,並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科學教育不僅在於知識的傳授,更是啟發學生批判思維與創造力的關鍵,教育局透過科展、獎助計畫與科學日等多元活動,持續開創以學生為本、以創新為核心的科學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