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自109年10月成立「教師諮商輔導支持中心」以來,已邁入第5年,持續透過個別諮商、團體諮商、專業諮詢及危機介入四大服務,建構全國教師心理健康支持網絡,並推動各項創新服務,讓第一線教師獲得即時且專業的協助。
114年第三屆「主任幸福工坊」9月22日、23日於臺中長榮桂冠酒店舉辦,由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蒞臨主持。活動共有50所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行政處室主任共50人參與,藉由專業心理師的引導,進行團體體驗、壓力調適及交流討論,促進跨處室間的連結,共同營造更友善的校園支持氛圍。
幸福工坊系列自111年開辦以來,首屆以校長為對象,透過實際體驗讓學校最高管理者認識並推廣中心服務。112年起新增主任工坊,協助第一線行政主管在自我照顧之餘,也能覺察並支持同仁需求,至今已有138位主任參與。可見幸福工坊系列活動不僅提升行政主管對心理健康的敏感度,也帶動後續入校講座及其他教師支持活動的申請。
教師支持中心近年服務量能穩健提升,今年截至9月已突破3,600人次。從服務成效和數據顯示,無論是個別或團體諮商,皆對教師身心適應帶來正向助益,使教師在心理基本需求與幸福感上有顯著提升,憂鬱傾向與壓力程度則明顯下降。
國教署說明,為協助各地方政府建立教師諮商輔導支持體系,擴大服務量能,於113年修正「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教師及教保服務人員諮商輔導支持服務要點」,將補助總金額由原先的新臺幣(以下同)650萬元提高至6,000萬元,給予各地方政府更充足的資源補助。未來,將持續推動幸福工坊與各項教師心理支持方案,透過多元管道提升服務可近性與能見度,期望逐步建構更完整的校園心理支持網絡,守護教師身心健康,進而提升整體教育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