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北部新聞台北市「2025國際野生動物影像學研習會」 匯聚獸醫專家共同促進野生動物醫療福祉

「2025國際野生動物影像學研習會」 匯聚獸醫專家共同促進野生動物醫療福祉

臺北市立動物園9月26日起舉辦為期2天的「2025國際野生動物影像學研習會,吸引來自8個國家的國際獸醫、研究人員,以及國內各大動物園、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大專院校獸醫系師生與臨床獸醫師參與,合計逾130名與會者,聚焦影像技術在野生動物臨床診斷與死因鑑定上的應用。

臺北市立動物園於9月26日-27日舉辦「2025國際野生動物影像學研習會International Wildlife Clinical and Postmortem Imaging Workshop」,研習會旨在強化獸醫師對影像診斷的應用能力,提升臨床判斷與野生動物救傷處置的精確度。除了專題演講外,研習會規劃包含動物大體電腦斷層(CT)、X光、超音波,以及近年興起的死後影像與虛擬解剖(Virtopsy)技術,透過專題講座與實作課程,參與者能實際操作及判讀野生動物死後影像,並與傳統剖檢進行對照,學習如何整合不同工具在疾病診斷與保育研究的應用。這些技術不僅能協助臨床獸醫縮短診斷時間,更能在死亡調查上提供更客觀的依據。

研習會特別邀請2位國際級講師擔任主講人,共同分享最新影像診斷技術與臨床經驗。Hock Gan Heng博士曾於2007年至2021年任教於美國普渡大學獸醫學院,目前於國際遠距影像診斷公司VETCHOICE擔任資深顧問。Brian Kot博士為香港城市大學傳染病與公共衛生學系助理教授,長期專注於野生動物與水生動物診斷影像學、法醫影像學及公共衛生應用研究,並創辦香港水生動物虛擬解剖實驗室(Aquatic Animal Virtopsy Lab,簡稱AAVL),其研究團隊 Dr. Tabris Chung 與 Mr. Henry Tsui 亦共同前來參與,分享技術與實務經驗。本次研習會與會者來自8個國家的國際獸醫、國內各大動物園、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大專院校獸醫系師生與臨床獸醫師合計逾130名與會者,不僅是國際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展現臺北市立動物園推動野生動物醫療與保育專業量能的契機,期盼藉此深化專業網絡,為動物謀取最大福利,共同為野生動物醫療與保育盡心盡力,也讓離世後的動物們能持續發揮價值,成為動物醫療的重要學習與診斷基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