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臺北市市府路1號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特殊教育科 李素禎科長 (02)2720-8889轉6341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秘書室 余品瑩督學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4年11月20日】
【主題:琴動青春,樂在臺北!臺北市114學年度學生音樂比賽圓滿落幕:團體賽239隊、個人賽343名選手代表進軍全國賽】
【臺北報導】臺北市114學年度學生音樂比賽共吸引團體項目378隊、個人項目2,054位選手報名,參賽規模傲視全國。團體項目自10月17日開賽、至10月31日圓滿落幕;個人項目則自10月21日起跑,並於11月12日順利完成。經過激烈角逐,團體項目共頒發特優81項、優等283項;個人項目則有特優57項、優等1,210項,充分展現臺北市豐碩的音樂教育成果。

本(114)學年度團體項目共12類,分為國小、國中及高中職三個組別,計74類組;個人項目共13類,分為國小、國中、高中職及大專組,計106類組。經選拔出的優秀隊伍與選手,團體項目共計239隊、個人項目共計343位參賽者,將代表本市參加明(115)年3月舉行的「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全國決賽北區團體項目將於宜蘭縣舉行,全區個人項目則由臺北市承辦,期盼選手們發揮實力,在宜蘭縣及臺北市主場再創佳績、爭取最高榮耀!
本次臺北市學生音樂比賽團體項目表現卓越,各校皆展露深厚實力。其中,師大附中與私立復興實驗高中以5項特優居冠;介壽國中、北一女中與私立靜心高中緊追其後,各獲4項特優;天母國中、中正國中、大安國中及成功高中亦取得3項特優,整體成績亮眼。本學年度「弦樂合奏」共計22校特優、「管樂合奏」則有17校特優,充分顯示本市學生樂團蓬勃發展的能量。其中,中正國中、天母國中、成功高中、師大附中及私立靜心高中等5校音樂性社團發展歷史悠久,學生長期以來熱衷投入音樂創作與合奏訓練,其管樂與弦樂團雙雙奪得特優;中山女中更締造連續21年代表臺北市參加全國賽並奪下特優第一名的亮眼紀錄。
今年弦樂類個人項目報名踴躍,參賽人數較去年增加843人,各組競爭尤為激烈。為了取得代表本市進軍全國決賽的資格,選手們無不全力以赴,在舞臺上展現長期勤練的成果與對音樂的熱忱,精彩表現為賽事增添亮點。幸安國小六年級學生劉昊恩從六歲起學習小提琴,歷經多年苦練與舞臺磨礪,從弦樂團基礎班一路晉升為首席,展現堅毅與專注。他以帕格尼尼〈第一號協奏曲〉從83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勇奪特優第一名,成績實屬難得。劉同學表示,每次失誤與緊張都是成長的養分,未來升上國中後,仍會在音樂道路上不斷精進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中正高中音樂班王宥紘同學從四歲開始學鋼琴,榮獲鋼琴獨奏特優第一名,他選擇以高難度與強烈民族色彩著稱的巴拉基列夫〈伊斯拉美〉,展現他對音樂藝術的自我挑戰,王同學說:「我把比賽當成一場表演,而不是追求名次的競賽。」藉由臺北市學生音樂比賽的磨練,不僅增加他的自信心,更讓他學到如何以更穩定的心態站上舞臺。
建成國中音樂班學生陳盼之以精湛的琴藝榮獲二胡獨奏特優,從國小四年級起學習二胡的他,以王建民〈第六二胡狂想曲〉展現出細膩情感與高超技巧,樂音中蘊含豐富的戲劇張力與文化深度。陳同學表示,比賽是對他多年努力的肯定,更堅定了他成為優秀二胡演奏家的志向,期盼將中國音樂的美與情感推向世界,讓更多人感受二胡的獨特魅力。復興高中音樂班陳佑廷同學以嗩吶演奏〈全家福〉奪下特優第一名,從小學一年級起接觸嗩吶的他,透過多年的磨練與舞台經驗,不僅掌握技術,更在音樂中追求文化深度與創新表達。他曾於美國校園演出嗩吶、讓國際觀眾驚艷的經驗,使他立志將傳統樂器融入跨文化語境,創造中西交融的新聲音,展現學生音樂學習的無限潛能。
為完善本市藝術教育環境,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114年度投入779萬元,補助藝術才能班(音樂類)充實教學設備、改善學習空間並積極推動展演活動,提供中山堂等專業場地供學校辦理展演,以提升學生的音樂演出品質。同時,為協助學生進行校際交流與國內外展演、拓展視野,教育局補助各校申請藝術展演交流經費,學生出國交流所需機票費每校最高可補助15萬元。透過多元支持措施,教育局致力為下一代打造更優質的音樂學習環境,使臺北市在藝術教育領域持續保持領先,培育更多具競爭力的青年音樂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