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復振語言和文化,教育部自111年起將本土語文/臺灣手語課程納入國、高中教育階段部定課程,並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規劃,訂定合宜之課程。為讓高中階段順利實施本土語文/臺灣手語課程,教育部國教署已於每學年度開學前整備盤點各語別師資並編列相關經費,協助學校開設本土語文課程,114學年度補助逾400校,並挹注8,375萬元於高級中等學校本土語文課程開課所需經費,共開設8,287班,其中臺灣台語4,715班、臺灣客語1,159班、馬祖語20班、臺灣原住民族語1,197班、臺灣手語1,196班。
除了有中央經費補助師資整備,學校也鼓勵教師參加認證研習。國立竹東高中鼓勵校內教師多參與中高級語言能力認證或培訓,以充實校內師資人力,目前校內老師通過中高級認證人數計臺灣台語3人、臺灣客語3人,也持續鼓勵教師們參加增能研習、或是進修學分班,以精進本土語知能。同時鼓勵學生參加校外活動,113學年度學生參加全國語文競賽,榮獲客語朗讀特優1名、原住民語朗讀優等1名、原住民語演說優等1名等佳績。
國立嘉義女中除薦送校內師資受訓外,同時也聘請資深優良本土語文教師協助課程,如:教授鄒族語的原民會薪傳獎個人獎得主Mo’o E’ucna(摩奧.悟吉納)老師、教授臺灣台語的桃城文學獎得主余韶華老師等。在優良師資的協助下,為國立嘉義女中本土語文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任課老師們透過課程設計,搭配影片、並透過戲劇、生活化的教學,使學生感受語言背後的歷史脈絡與情感溫度,讓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在地文化的深層意涵。該校學生在114學年度嘉義市語文競賽中,台語朗讀、台語字音字形、台語情境式演說、客語字音字形、鄒族語朗讀等項目榮獲6個特優,2個優等佳績,部分參賽學生更獲選為嘉義市全國賽代表選手。
國教署表示,期望本土語文課程成為培養並深化孩子生活中另一種重要的溝通媒介,並能透過本土語文,引領學生深化對土地理解、文化連結與鄉土關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