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提供
黑嘴端鳳頭燕鷗是極度瀕危的鳥種,曾經被認為已滅絕,直到60年後,在馬祖再次被發現,才讓牠們重回人們的視野,因此被稱為「神話之鳥」。目前全球數量僅約200隻,而馬祖是牠們重要的繁殖地之一。為了提供牠們一個安穩的繁殖環境,自2008年起,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便積極投入保育行動,包括棲地經營管理、模型假鳥誘引、族群監測等。
保育行動的每一步,都是為牠們鋪路
黑嘴端鳳頭燕鷗及與之混群的鳳頭燕鷗,偏好在平坦、裸露的地面繁殖。每年繁殖季前,工作人員便會登島除草、移除外來種鼠類,以降低鳥蛋與雛鳥遭掠食的風險;也會擺放「模型假鳥」吸引牠們降落——因為牠們喜歡群居的習性,模擬已有同伴聚集的環境,能增加牠們選擇該地繁殖的意願;而進行長期的族群監測,透過記錄每年的鳥類數量、種類與繁殖狀況,累積珍貴的研究資料,能為保育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這些保育行動,都是為了替牠們鋪設一條新生之路。
然而,這條路並不平坦……
自2020年起,黑嘴端鳳頭燕鷗及混群的鳳頭燕鷗,便不斷遭受繁殖失敗的打擊,在2020及2021年,因夜間漁船騷擾,導致燕鷗孵蛋到一半棄巢;2022年則因軍事活動導致燕鷗棄雛鳥而去,最終雛鳥夭折;2023年則因遊隼騷擾,同樣導致燕鷗孵蛋到一半棄巢,總歸黑嘴端鳳頭燕鷗及鳳頭燕鷗,已連續4年繁殖失敗。
2024年,終於盼到牠們的好消息
2024年黑嘴端鳳頭燕鷗及鳳頭燕鷗皆順利繁殖,雛鳥也成功離巢南遷前往度冬地。2024年在馬祖記錄到的黑嘴端鳳頭燕鷗,數量最多達8隻,鳳頭燕鷗則有約2,000隻。牠們擇定蛇山落腳,於6月2日開始在蛇山的第二大島的島頂降落,並於7月中開始記錄到雛鳥,9月初燕鷗集體南遷離開。
馬祖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及鳳頭燕鷗能順利繁殖,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除了行政院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及連江縣政府產業發展處進行有效的經營管理,海洋委員會海巡署也協助燕鷗繁殖島的巡護工作,避免漁船進入保護區作業干擾燕鷗繁殖。
一線曙光之後,仍需持續守護
馬祖燕鷗的保育工作終於在2024年露出一線曙光,但保育之路仍須持之以恆、不懈前行。我們誠摯邀請社會大眾,一同加入守護黑嘴端鳳頭燕鷗的行列——成為那道照亮保育之路的光。讓神話之鳥的未來,不再只是神話,而是能一代代繁衍、翱翔於碧海藍天的真實生命!
期待您的主動聯繫,請點擊以下連結,了解更多相關資訊:
台北市野鳥學會電話:02-2325-9190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2段160巷3號1樓
官網:https://rink.cc/feex3
捐款連結:https://www.wbst.org.tw/donate
台北鳥會WBST:https://rink.cc/y6xz7
台北鳥會野鳥救傷中心:https://rink.cc/cr5j1
▲登島除草、擺放模型假鳥,營造適合燕鷗繁殖的棲地。圖/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提供
▲黑嘴端鳳頭燕鷗位在畫面中央處,其他鳥是鳳頭燕鷗,再仔細看看畫面中還有一隻模型假鳥。圖/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提供
▲期望黑嘴端鳳頭燕鷗能一代代繁衍、翱翔於碧海藍天。圖/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