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南區交通再突破!市府投入總經費逾14億元推動「南區樹德國小周邊新闢道路、建國北路道路拓寬、德富路打通工程」已全面完工,徹底打通瓶頸路段、完善通學與人行環境,成為暢通南區路網三支箭;今(16)日市長盧秀燕親自主持聯合完工祈福典禮,宣示南區交通建設邁入新里程碑,大幅提升區域發展潛力與市民生活品質。
盧市長表示,隨著鐵路高架化、捷運綠線通車,以及13期重劃區開發完成,南區人口已突破12.7萬人,市府也因應需求積極推動建設,六年來已新設十所學校。為因應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及學童通學安全,市府秉持「路若通,子孫才會成功」的理念,積極推動多項道路建設。此次三條道路工程聯合完工,展現市府對南區發展的高度重視,未來也將持續挹注資源,優化交通環境,打造更安全、便捷的生活圈。盧市長也特別感謝議員、里長和市府團隊的努力與支持,強調不分黨派,只要是為市民打拚,都要予以肯定,未來也會持續努力,讓南區越來越好。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此次完工的三項道路工程,總長度近1.5公里,橫跨南區主要生活圈,有效改善交通動線並新增聯外道路。工程期間克服多項施工挑戰,整合排水系統與交通設計,確保工程品質與實用效益;透過跨局處通力合作與市府團隊的努力,成功打造兼顧通學、醫療、住宅及商業需求的綜合型交通建設,全面帶動區域發展。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盧市長上任以來高度重視教育發展,因應南區學校長期飽和,市府自110年啟動「南區樹德國小新建工程」,其中第一期校舍於111年完工並順利招生;第二期校舍工程即將於114年下半年完工;而第三期校園操場及活動中心則於去年完成土地取得,活動中心並於日前正式動工,三期校舍工程總投入超過15億元,將打造融合生態水圳與綠意美學的特色校園。此次同步打通周邊道路,將大幅提升學生通學安全與便利性。
建設局說明,為配合南區樹德非營利幼兒園、樹德國小及其第二期校舍興建需求,市府投入4億5,875萬元推動「南區樹德國小旁道路開闢工程」,新闢道路總長421公尺,並設置2.5至3公尺寬的實體人行道,提供兩校師生及當地居民安全、完善的人行環境,提升學童與行人通行安全。此外,為強化區域排水功能,同步新設總長429公尺的雨水下水道,有效改善周邊排水問題。
另外,針對中山醫學大學及附設醫院周邊長期交通壅塞問題,市府也推動「建國北路拓寬工程(文心南路至建國北路196號)」,總經費達5億278萬元,將原先14公尺的車道拓寬至24公尺,並增設左轉偏心車道、右轉專用車道、3公尺人行道及公車寬避車彎,改善尖峰時段車流與行人安全。今年亦持續編列2億1,700萬元辦理第二期工程(建國北路196號至忠明南路),進一步擴大改善範圍,提升交通路網的便利性與完整性。
建設局補充,為打通長年受柳川阻隔、無法貫通的德富路瓶頸路段,市府投入4億6,974萬元推動「德富路跨柳川橋梁新建暨德富路及樹德一巷打通工程」,新闢道路總長184公尺;包含新建一座長37公尺、跨越柳川的橋梁及串聯完整德富路,全長409公尺的計畫道路。工程完工後,德富路全線貫通,成功連接復興北路與復興路一段,完善樹德里、工學里等周邊交通路網,減少繞行距離約500公尺。
建設局表示,這三項重大工程的完成,為南區交通發展帶來實質改善,未來將持續推動交通建設,致力打造更宜居的台中市,實踐盧市長「富市台中,行人安全」理念。
今日活動,盧市長、市議員李中、林霈涵、陳雅惠、建設局長陳大田、教育局長蔣偉民、水利局長范世億、台中市新建工程處長陳聰仁等人皆到場;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法委員羅廷瑋、市議員鄭功進、江肇國服務處也派代表共襄盛舉。(5/16*11)*建設局
新聞發布單位:台中市政府建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