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生物繁衍茁壯的季節,外來種生物也不例外。臺北市動物保護處今夏攜手多個保育團體,全面啟動原生種生物守護行動。除強化外來種監測與移除作業外,更辦理多場生物多樣性講座及講師培訓課程,深化市民對外來種辨識與生態保育的認識,號召全民共同防堵外來種擴散,守護臺北的生物多樣性。
北市動保處說明,外來種無論有意或無意,皆因人為活動引入。一旦建立族群,便具高度競爭力,易對原生生物造成生存威脅。為了維護臺北市的本土生態,動保處持續推動防治移除作業,積極防堵斑腿樹蛙擴散,更成功終止埃及聖䴉於本市繁衍。此外,針對本市常見外來種,規劃了多種生物多樣性環境教育課程及田野工作坊,如外來蝶類保育講座、外來種鳥類、魚類教育宣導、外來兩棲類移除工作坊等暑期活動,帶領市民辨識外來入侵種、瞭解人為引入風險、熟悉通報機制並深化生態保育意識。自推動以來,已辦理逾300場校園與戶外課程講座,50場以上培訓課程,累計參與人數超過3萬人。
動保處補充,上述課程與活動皆為免費,不僅可習得實用的生態保育知識,也能實際參與外來種田野調查,機會難得,名額有限,歡迎市民朋友們踴躍報名參加。活動詳情及課程報名資訊,請參考臺北市動物保護處官網(http://www.tcapo.gov.taipei/)、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官網(https://www.7stareco.org.tw/)、臺灣生態科技策進協會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E8%87%BA%E7%81%A3%E7%94%9F%E6%85%8B%E7%A7%91%E6%8A%80%E7%AD%96%E9%80%B2%E5%8D%94%E6%9C%83-100089996534362/)、社團法人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官網(https://www.froghome.org/posts/events/)、台灣蝴蝶保育學會(https://butterfly.org.tw/)及台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臉書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canf/?locale=zh_TW)。另外,民眾於野外若發現疑似外來入侵物種,可拍照記錄並通報動保處派員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