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上午8時13分,板南線府中站往南港展覽館方向一部列車,發生異物卡住單一車門無法關閉,現場排除無效,行控中心依照SOP請車上約1千名旅客換乘下一部列車;隨後行車專員再關門時,異常車門雖可關閉,但為確保安全,該部列車由保全人員在場警戒,讓部分旅客隨車出發;到板橋站調派維修人員上車進行異常車門隔離,也讓該部列車到新埔站恢復載客,處理時間約4分半鐘。
該部列車後續調回機廠檢視,發現有一長約7公分、寬約1公分的橡膠鞋底卡住列車車門,導致該部列車自趨安全保護裝置啟動,列車無法出發,連帶影響板南線後續列車運轉,延長月臺停靠時間及旅客通勤。
臺北捷運系統安全係數設定,一律採取最高標準,只要車門卡住異物且初步排除無效,就只能先行清車並安排維修人員檢修處理。
回顧近三年臺北捷運列車車門異常,檢修發現高達7成都是「異物卡門」事件;其中,不論是橡膠鞋底、背包吊飾、耳機、瓶蓋、雨傘頭或免洗筷等,都是「卡關清單」。
為了避免成為「卡關主角」,臺北捷運公司呼籲旅客請大家遵守搭車五步驟:上車後請往內部移動、背包請改手提、妥善收好個人隨身物品、勿倚靠車門並保持適當距離、關門警示音響後勿硬闖,共同維護車門開關的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