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養的旅途中,父母真的能時時維持心中理想的「父母形象」嗎?當孩子情緒爆發、不願配合時,許多家長往往也在瞬間理智斷線,脫口而出的常是吼叫與責備。然而,那些憤怒的情緒,往往只是一層包裝紙,包裹著內心未曾說出口的失落與無力,也掩蓋了原本想傳達的關愛與期待。那麼,當情緒來得又急又猛時,我們究竟該如何應對?
臺北市政府少年輔導委員會南港少輔組攜手臺北市立成德國民中學,於昨(19)日舉辦「當理智線中斷的那一刻,陪孩子安度青春混亂期」線上親職講座。活動特別邀請親子專家彭川耘老師,帶領家長認識情緒背後真正的需求與期待,幫助家長理解期待落空的原因,進一步覺察情緒爆發的導火線。
透過練習與引導,家長們學習在情緒升起時先安頓自己,進而與孩子建立更有效的溝通方式,重拾親子間的理解與連結,也一步步摸索出適合自家風格的互動與對話模式。講座內容引起家長熱烈共鳴。一位家長分享:「有時候真的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我只是想讓孩子知道,我是關心他的。」一句話,道出了許多父母心中壓抑已久的無奈與期盼。
除了鼓勵家長自我覺察與成長,南港少輔組亦藉此次講座分享第一線家庭工作的實務經驗,並結合少年常見的詐騙手法與網路安全議題進行教育宣導,鼓勵家長運用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引導孩子建立正確觀念與價值觀,陪伴他們一起面對青春期的挑戰與轉變。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隊長張翊軒也特別提醒,家長應多加留意孩子的網路使用情形與交友狀況,避免孩子誤入詐騙陷阱或接觸毒品等高風險行為。更多活動與少年輔導資訊,歡迎追蹤【臺北少年花露米】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