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北部新聞基隆市仁愛區推動山坡地水土保持教育 凝聚社區力量強化防災韌性

仁愛區推動山坡地水土保持教育 凝聚社區力量強化防災韌性

為增進市民對坡地災害的認識與防範能力,仁愛區公所於10月1日上午10時舉辦「推動山坡地水土保持管理走入社區」講習,邀請轄內約50位里民參與。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劉芷妤教授擔任講師,仁愛區公所區長李宗奇、各里里長與居民共同參與,凝聚社區防災共識。

基隆市山坡地面積佔全市百分之95以上,近年來颱風與強降雨事件頻繁,如 2024 年山陀兒颱風與康芮颱風,累積雨量造成基隆市重大災情。隨著氣候變遷使豪雨成為常態,市民朋友應在平時就要建立起防災整備觀念,提前認識環境風險,才能有效降低災害威脅。

根據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資料,仁愛區龍門里目前劃設 2 條土石流潛勢溪流,強降雨時須特別留意。若發布黃色警戒時,居民應提高警覺並提前疏散避難。一旦升級為紅色警戒,則表示土石流風險極高,必須立即撤離至安全地點,以確保生命安全。

劉芷妤教授特別強調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從工程措施、植生防護到後續管理皆不可或缺。提醒民眾應避免山坡地違規開發及超限利用,並落實水土保持計畫,才能確保土地與水資源的永續利用。

目前積極推動的「韌性社區」,希望透過居民共同參與建立應變編組與自主防救災組織,提升社區的行動力與凝聚力。提供土石流避難須知及家庭防災計畫,鼓勵居民熟悉避難路線與指定收容場所,以強化災害發生時的應變能力。

仁愛區公所區長李宗奇表示,面對強降雨或土石災害風險,居民應提高警覺,如遇有緊急狀況應及早進行疏散撤離,遠離危險區域以確保自身安全。區公所持續推動防災教育,協助社區建立防護韌性,共同守護仁愛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