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政府於10月23日在長生天生命紀念園區辦理殯葬服務專題講座,由新竹縣政府民政處主辦,縣府政風處及新竹縣葬儀商業同業公會協辦,由公會提供免費場地。此次課程不僅關注傳統殯葬產業面臨的挑戰,更深入探討服務轉型、性別共融及倫理透明等前瞻議題,吸引上百名殯葬業者及從業人員熱烈參與,展現新竹縣推動生命服務現代化與多元化的堅定決心。
活動於23日上午8時30分報到,9時正式開始,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殯葬產業轉型勢在必行,殯葬服務不再僅是人生終點的選擇,而是伴隨生命歷程的重要支持系統,未來營運方針應朝向從「事後服務」走向「生前參與」。我們期許透過教育與交流,引導業者與政策同步前進,提升服務品質、倫理標準及公眾信任。
新竹縣政府民政處長陳建淳進一步表示,本次講座邀請冬瓜行旅創辦人小冬瓜(郭憲鴻)擔任主講人,他本身也是殯葬業者,創立了「單程旅行社」YouTube頻道,並擁有32萬的訂閱者,致力推廣生命教育和生前規劃的觀念。希望透過「行仔內」的專業分享,進行「產業轉型篇:舊路走不到新地方」的主題演講。新竹縣葬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東營指出,殯葬業不只是產業,更是承載情感與文化的服務。近年來,隨著家庭結構轉變、少子化與高齡化加劇,傳統殯葬形式逐漸無法滿足多元需求。
小冬瓜強調,提倡預立告別式及預立遺願等規劃,能讓生命更有尊嚴與自主;他並分享「家庭結構改變下的服務挑戰與機會」案例,指出面對獨居長者與跨國婚姻家庭,殯葬服務必須強化彈性與溝通力,更要具備跨文化敏感性。也鼓勵業者思考:「我們的服務,是陪伴告別,還是傳遞愛與記憶?」
第二堂課程,他以「性別意識的未來挑戰:我們準備好了嗎?」為主題,性別多元共融與服務倫理成關鍵議題,從性別友善的儀式設計談起,延伸至如何在服務中體現性別平權、尊重多元家庭結構與性傾向。小冬瓜表示,在實務中常面對跨性別者或性別認同與原生家庭矛盾的案例,若服務人員缺乏基本性別知識,往往會造成二度傷害。也探討了「儀式中的性別偏見與侷限」議題,傳統儀式常以父系為主體,忽略女性或其他家庭成員的角色。他舉例:「在有些家庭中,女兒是主要照顧者,但在告別儀式中卻被邊緣化,這不僅不公,也傷害了愛的完整表達。」
第三堂「強化殯葬業務廉政透明」課程,則由彰化縣政府政風處副處長范谷良主講,針對當前殯葬服務領域常見的風險點進行解析。講座以「議題探索」方式引導與會者討論,包括業者與公部門互動界限、服務收費資訊公開等內容,並分享常見的違失案例與預防作為。課程中也提醒與會者,殯葬服務具有高度敏感性,服務過程中的不當行為往往難以即時察覺,唯有建立制度化的流程與倫理準則,才能防止信任流失,進而提升從業人員實務執行中的透明度與責任感。
民政處長陳建淳談到,配合這次課程提供的性別議題與服務倫理,讓業者重新省思儀式設計的初衷,不只是習俗,更是尊重個體的方式。此次訓練課程,除了讓業者省思「產業轉型」、「性別意識的未來挑戰」,加強性別平權與多元家庭觀念,並透過「提升廉政透明」來打造信賴體系。本處今年中也針對性平議題辦理一場「跨局處」的性平電影院-破˙地獄,帶領府內局處同仁們探討、認識性別平等並尊重多元文化之差異性。本府也會將此次課程及案例當作未來宣導文宣設計教材,加強民眾對預立殯葬的認識。
新竹縣長楊文科再次表示,未來將持續舉辦類似活動,結合時代議題與在地實務,打造更符合人性、倫理與尊嚴的殯葬服務環境,藉由業務交流與心靈對話,鏈結多元未來藍圖,也象徵新竹縣在生命服務轉型的道路上,邁出穩健又前瞻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