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新聞台北市赴北市議會專案報告 蔣萬安:都更案報核量年增幅超過4成

赴北市議會專案報告 蔣萬安:都更案報核量年增幅超過4成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14)日赴臺北市議會針對都更與社宅進度、行人友善及公館圓環、捷運及城西路網、捷運故障原因及改善等議題,進行專案報告與質詢答覆。

 

蔣萬安指出,自都更8箭政策推出以來,北市都市更新案件報核量已達過去8年的2.3倍,年增幅超過4成,不僅連續創新高,更穩居全國第一。北市都更案量已達其他五都總和的1.4倍,若合併危老重建,平均每年核定案件可達245件。蔣萬安強調,數據顯示市民對居住環境更新的期待,也展現市府團隊推動都更的成效。

 

為因應都市發展變化,市府同步啟動全市更新地區通盤檢討,預計劃定93處更新地區,較107年的上一次檢討增加近585公頃,總量達1240公頃。其中,中正區劃定11處最多;面積則以中山區156公頃居冠,回應老舊社區更迫切的更新需求。

 

在聯開宅政策部分,蔣萬安表示,面對捷運工程成本逐年攀升,市府必須正視聯開宅收益偏低的現況,將調整資產運用策略,以維持土地開發基金財務穩定。未來新分回的聯開宅將全數提報處分;現出租物件則以兩房以下住宅暫維持出租,並優先處分三房以上住宅及部分商辦。透過調整租金及處分策略,預估至125年可將自償性債務降至996億元,明顯減輕市庫負擔。

 

談及行人安全與公館圓環改善,蔣萬安強調「安全沒有妥協空間」。公館圓環路口為北市7年來事故熱點之首,平均每4天即發生3件事故。市府拆除圓環、填平公車地下道後,在17天內完成改造,大幅降低對交通的衝擊。後續將持續滾動式調整,包括行人分段穿越、轉角及車道優化、可變車道及號誌動態連鎖等。截至目前,羅斯福–基隆路口事故已下降44%,行車時間也恢復至改造前水準。

 

針對捷運當機情形,蔣萬安指出,極端氣候造成行車延誤增多,尤其文湖線在短時強降雨或雷擊期間故障頻仍。市府已要求捷運公司限期改善,並完成全線系統檢討,發現板南線以車門異物卡住為主,而文湖線則以列車推進電流開關故障比例偏高。

 

為此,捷運公司已導入預測性軌道營運管理系統及列車智慧監督預警機制,並成立文湖線系統重置專案小組,研議下一代號誌及列車系統汰換策略。同時,在板南、中和新蘆、淡水信義、松山新店等13個車站增派「車門守門員」,並配備異物排除工具,以減少因車門故障造成的延誤。市府並邀集專家提出7項改善建議,預計於114年12月底前完成。

 

蔣萬安強調,行車安全永無終點,市府將秉持「安全第一、品質為本、服務至上」原則,強化應變演練與即時處置能力,提升營運警覺性與穩定性,讓市民持續享有安全、可靠、舒適的捷運服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