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新聞台北市就職三週年新聞稿-「臺北客家」厚植臺北市最堅實的文化軟實力

就職三週年新聞稿-「臺北客家」厚植臺北市最堅實的文化軟實力

     「臺北隊」就職三周年,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北市客委會)秉持蔣萬安市長「永續共融 希望首都」的都市願景,以傳統客家語言文化為基石,持續進行跨國、跨界及跨域的整合與創新,從臺北到國際,從文化到產業,厚植臺北文化軟實力,不斷提高「臺北客家」的能見度。

「臺北客家」創新求變 屢獲國際獎項肯定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在保留傳統祭祀儀式的同時,不斷結合現代元素並嘗試與國際接軌。「2024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以「Taipei Hakka Win」為主題,成功展現臺北客家文化的多元樣貌與國際視野。榮獲2025年美國「MUSE創意大獎」(MUSE Creative Awards)文化活動類金獎,及「TITAN創新設計獎」(Titan Innovation Awards)銀獎,讓臺灣客家文化躍上國際舞臺。「2025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也首度邀請日本團隊進行跨國、跨文化交流,透過藝術與展演的互動展現客家文化的多元包容力,為活動注入全新國際亮點。

       北市客委會首次嘗試將自創出版的客語繪本《小花sefaˊeˋ》轉譯成動畫,去年不僅入圍國際知名影展共計19個獎項,更榮獲2項影藝獎項的殊榮。今年持續精進,轉譯自創出版客語繪本的動畫《糖ㄅㄅ》,至今已榮獲新加坡亞洲影藝創意大獎最佳動畫國家優勝、美國加州國際兒童影展榮譽提名獎,並入圍多項國際影展獎項,成績斐然。「臺北客家」持續創新求變,吸引更多人不分國籍、族群、年齡、性別參與客家活動、認識客家文化。

「臺北客家」開啟跨界對話

以味覺傳遞客家情感 以時尚實踐客家精神

      「美食」是文化交流的共通語言,為了讓民眾透過味蕾感受客家的魅力,今年首度舉辦臺北客家美食節》,邀請本市41間具代表性的客家料理店家,參與人氣票選活動;並與臺鐵公司、鮮芋仙、台北福華大飯店、台北凱達大飯店等4大企業,攜手推出客家產品,讓民眾看到客家文化多元創新的樣貌,吸引超過五萬人次參與,展現企業共創的城市行銷力。未來將進一步串聯客家餐飲業者、青創團隊、農產供應鏈與文創品牌,打造臺北成為全臺客家飲食創新指標城市。

       首屆《2025客家時尚獎》以客家「愛物惜物」的生活哲學為核心,邀請設計師融合當代永續思維,讓服飾不再侷限於版型、材質與色彩的設計運用,而成為串聯客家文化與時尚的新載體。競賽吸引近80位設計人才踴躍報名,28位設計師入圍決賽。延續競賽成果,《臺北客家永續時尚服飾展》將伸展台上的創意能量化為展覽呈現,讓客家文化記憶再次被看見,為臺灣時尚產業注入更多跨界合作與國際交流的可能!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入園人次屢創新高

通過環境部「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北市客委會所轄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於今年3月通過環境部「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是全國第一個以客家文化為主題,並以「社區參與」類型取得認證的場域。管理單位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以下簡稱客基會)規劃透過歷史爬梳、館際合作、公共參與等策略,讓不同年齡層的民眾在園區認識客家文化,培養正確的環境知識並落實環境永續精神。

       客基會透過辦理豐富的客家藝術展演活動、特色手作課程、創意物產市集、青年培育計畫,不斷提升客家公園的能見度及民眾來園的吸引力;更積極拓展客家文化串聯的可能性,吸引國際精品展、加拿大國慶日、企業家庭日、戶外婚禮等來園舉辦,入園人次屢創新高,今年截至10月底,園區入園人次突破130萬人,較去年同期成長15%,再創客家公園重要里程碑。

 

客青領航 

凝聚青年力量 共創客家文化永續新局

        為讓客家文化與語言深耕青年世代,北市客委會將以「培育客家青年,深化文化創新」為核心策略,為客家文化注入永續生命力。

        明年「臺北市客家育成中心」落成,將成為客家青年創意與文化孵化的重要基地,打造學習、創作與展演兼具的多功能平臺,並建立輔導機制及跨界合作,培育客家青年連結產業、拓展市場。同時,籌組「臺北客家青年團」,凝聚多元專業青年力量,共同研擬臺北客家青年發展政策、參與文化推廣,將客家文化影響力輻射至各年齡層與多元領域。

       北市客委會主任委員吳文德表示:「臺北市雖非客家原鄉,但卻匯集客家文化的精髓於一身,未來北市客委會將持續以客家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基石,積極串接青年世代,共創都會時尚客家文化永續新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