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9月28日)臺北市立動物園教育中心在地下一樓以大貓熊、馬來貘、穿山甲、石虎等多種野生動物保育的主題,彙集為「瀕危動物故事館」帶領大眾認識拯救瀕危動物(Reverse the Red)保育行動與動物園積極參與中的保育計畫。從瀕危動物的困境呈現人、動物與自然環境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以及每個人都可以為自然、社會永續做出行為改變的行動倡議,成為參與保育全球生物多樣性的一分子(Be Part of The Plan)。今天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金門縣政府建設處、台北市動物園之友協會、第一銀行總務處、萬興國小及許多支持與協助故事館規劃建置的專家學者都來到現場一起參與呼籲行動的開幕活動。
臺北市立動物園園長諶亦聰表示,今(2024)年適逢動物園建園110周年,園內教育中心地下一樓的「瀕危動物故事館」開幕,以訴說動物生命故事的角度娓娓道來歷年動物園的保育行動,和園慶主軸精神的「Devoting to Rewilding」相互呼應,作為動物園身為野生動物保育機構下一階段的期許。「瀕危動物故事館」展示主題的動物包含大貓熊、歐亞水獺、陸龜、穿山甲、馬來貘、大猩猩、小貓熊、臺北赤蛙、石虎、臺灣黑熊等等,透過這些保育故事傳達物種在生物多樣性中獨特而重要的角色,呼籲大家攜手翻轉物種瀕危趨勢(Reverse the Red)。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將物種受威脅程度分為9類,由低威脅到瀕危以綠黃橙紅的光譜代表,翻轉物種瀕危趨勢正是藉由保育行動降低物種保護等級,維繫物種族群的穩定。故事館的「貓熊,會說故事」由大家喜愛的保育大使大貓熊「團團」講述大貓熊的翻轉瀕危故事。大貓熊在1990年評估列入瀕危名錄,在保育機構域內與域外合作及棲地保護的努力下,於2016年降為易危等級。在故事館內可以看到動物園內在大貓熊營養、訓練、育幼的點滴,以及臺北市立動物園首次誕生的大貓熊「圓仔」幼時的成長歷程。
「動物園的猩猩相惜」、「交換貘法延續物種」、「小貓熊的翻轉瀕危」則是遠道而來的夥伴故事,西部低地大猩猩、馬來貘和小貓熊身負建立衛星族群的任務,透過動物園的國際交流,在棲地外保留物種存續的基地。臺北市立動物園的穿山甲前往德國、捷克和日本,更傳來寶寶誕生延續族群的好消息。「野有石虎 獾獴共域」、「黑熊。救還有機會!」則是我們身邊的鄰居像是石虎或黑熊,透過動物園的域外救傷、復育、野放以及域內棲地保護來強化保育能量,更藉由保育教育推廣讓民眾認識並守護本土野生動物。
臺北市立動物園作為現代化的動物園,致力以保育研究、棲地保護、動物福祉、環境教育與生命教育,成為保育野生動物的方舟。「瀕危動物故事館」期待分享翻轉野生動物瀕危處境的故事,可以讓民眾意識到地球的繽紛物種和健全生態系與我們的關係,邀請大家為野生動物保育採取具體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