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觀光旅遊玉管處多管齊下 共築人熊共榮願景

玉管處多管齊下 共築人熊共榮願景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下稱玉管處)幅員遼闊,海拔梯度自300公尺的拉庫拉庫溪谷一路延伸至3,952公尺的玉山主峰,涵蓋豐富且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是臺灣野生動物資源與棲息地最豐富的保護區之一,亦為臺灣特有亞種─臺灣黑熊(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目前唯一已知的高密度族群棲息地。

近年來,玉管處轄區內有關黑熊的通報案件逐漸增加,其中以東部園區瓦拉米步道的目擊通報最為頻繁。此一現象與長期研究成果相符,除印證玉山國家公園為臺灣黑熊核心族群棲地外,也顯示人熊衝突可能性日益升溫,亟需跨機關、團體的協作,同時仰賴在地居民與進入山林民眾的認知與配合。

為強化保育行動,玉管處自113年起便開始委託社團法人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下稱野灣協會)辦理黑熊救傷教育訓練及保育推廣之相關計畫。除持續針對本處同仁及周邊機關團體辦理黑熊救傷教育訓練外,本年度更新增黑熊保育系列講座,期望增進社會大眾對黑熊保育現況,尤其是救傷機制與預防人熊衝突等議題的認識。

偕同野灣協會於南橫梅山辦理救傷訓練 協力健全保育機制

有鑑於玉山國家公園南部園區之黑熊族群近年也呈現上升趨勢。繼去年於南安地區舉辦4場次黑熊救傷教育訓練後,玉管處本年度移師至南橫梅山地區續辦訓練。課程由野灣協會獸醫團隊與野聲環境生態有限公司等專業單位分享黑熊救傷流程、野放後追蹤與衝突防範等經驗,並實地操作演練,包括救援工作與防熊器材使用等實務項目。

此次訓練邀請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與屏東分署、高雄市桃源區南橫傳統領域文化自然資源自治協會、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六大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及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等潛在黑熊救傷協力夥伴共同參與,以利未來能迅速因應事件、有效協作,攜手健全玉山園區及周邊地區之黑熊保育網絡,實現人熊共存共榮的願景。

辦理黑熊保育系列講座,提升全民保育知能

玉管處本年度委託野灣協會辦理黑熊保育系列講座,首場活動「馬來熊保育經驗國際交流分享」特別邀請婆羅洲馬來熊保育中心(BSBCC)黃修德博士,分享馬來西亞保育馬來熊的寶貴經驗。馬來熊與臺灣黑熊所屬的亞洲黑熊,在IUCN紅皮書中皆列為易危物種(Vulnerable species)。馬來熊面臨棲地破壞與盜獵等威脅,而該中心在宣導教育、救傷收容及野放追蹤方面的經驗,對臺灣亦深具參考價值。

儘管本次講座安排於平日週一舉辦,仍吸引眾多民眾到場聆聽黃博士內容豐富且引人入勝的演講,會後討論氣氛熱烈,顯見民眾對保育議題的高度關注。

近年來,玉管處亦積極辦理多場有關野生動物與生態環境之保育講座,透過宣導教育與體驗活動,深化民眾對本處保育理念的理解與支持。自111年起,本處於塔塔加大鐵杉周邊、梅山遊客中心及瓦拉米步道口等地區,持續辦理黑熊駐點解說活動,迄今已累計505場,服務達119,042人次,期望持續提升國人對黑熊保育之知識與意識。

 

人熊共存共榮,有賴多方共同努力

玉管處針對臺灣黑熊的研究工作,自87年起已持續近30年,研究主題由早期針對黑熊基礎資訊(如形質、食性)之探討,逐步轉向如何預防與降低人熊衝突。雖然研究成果可作為保護區經營管理之依據,然保育成效終究需仰賴全民的認知與實際行動,尤其在地社群的參與更是關鍵。

未來玉管處將持續強化保育研究、救傷能量建構與推廣教育,同時深化與相關機關及鄰近社群的橫向聯繫,齊心營造人熊和諧共處的永續環境。有鑑於黑熊目擊通報案件逐年攀升,提醒民眾進入山林時,務請注意下列事項:

  1. 為維護自身與黑熊安全,入山請攜帶熊鈴、哨子等製造聲響器具,並盡量結伴同行。

  2. 妥善收放食物,避免氣味外洩吸引黑熊;離山時請將垃圾與廚餘攜出,避免干擾野生動物之自然習性。

  3. 如遇黑熊,應保持冷靜並儘速安靜離開現場。

  4. 駕車經過山區請減速行駛、注意路況,避免發生野生動物路殺事件。

  5. 若發現黑熊或其痕跡,請立即通報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049-2773121)或就近管理站,亦可至官網通報:
    路徑:首頁 > 生態保育 > 黑熊專區 > 黑熊通報
    網址:https://www.ysnp.gov.tw/BlackBearNotification/C0044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