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以「沐光」為題,圍繞「光影輕落,靜謐自現」的空間氛圍展開設計,期望在現代城市中,為屋主打造一處能慢下來、靜下來的舒適居所。
靈感來自北歐風格的自然簡約,融合日系設計的溫潤留白,透過柔和的大地色系、天然木紋與乾淨俐落的線條,讓光線可以在空間中自由穿梭、層層流動,營造柔和且安定的生活節奏。設計團隊相信,即使是小坪數住宅,只要妥善規劃與用心佈局,也能成為一個舒適且實用的理想之家。
從玄關、客廳、中島到主臥,整體不刻意堆疊裝飾,而是著重於生活動線與使用機能的平衡,讓空間不只好看,更真正「好住」。每一處細節,都為了讓人在回到家時,能被光包圍、被寧靜擁抱,慢慢地進入一種放鬆與安心的節奏。
關於這個家,我們做了這些事:
為了讓每天回家都能擁有舒服、自在的第一印象,玄關在有限的空間條件下,融入了多項貼心細節設計。
鞋櫃受限於場地深度,設計師巧妙地將櫃體內部搭配斜角活動層板,不僅能容納一般鞋款,連男鞋也放得剛剛好,大幅提升收納實用性。櫃體門片選用灰色鏡面材質,可作為穿衣鏡使用,也讓光線與視覺能自然延伸,放大入門空間的感受。
整體櫃體採用上下分層與中段鏤空設計,減輕量體壓迫感,也提供進門後的置物平面,像是臨時放鑰匙、口罩、外出小物都相當方便。玄關側邊則配置洞洞板隔間,可依需求調整掛勾與層板,掛包包、圍巾、鑰匙、小物都沒問題,也巧妙遮擋住原本一進門就會看到的冰箱,讓整體視線更整潔,也多了一分層次感。
這個玄關空間,不只是過渡區,更是一個貼近生活、細緻又實用的小小起點。
中島不只是料理與備餐的場域,更成為整個空間的核心焦點。設計上兼顧了機能實用與美感呈現,讓生活動線更順,也讓視覺焦點更聚焦。
中島下方特別規劃為開放式電器櫃,將小家電集中收納於此,方便使用又不佔檯面空間,讓整體檯面保持清爽,提升日常使用效率。櫃體則選用深色木紋跳色設計,與整體淺色空間形成視覺對比,讓中島自然成為空間中的主角,也帶出穩重與質感。
牆面上方搭配白色吊櫃與懸空層板,在增加儲物機能的同時,也避免上櫃造成的壓迫感,保留了視覺上的輕盈與通透。
最引人注目的,是懸吊在中島上方的陶瓷吊燈,由台灣在地設計師手工製作,造型溫潤、質感自然,不僅提供柔和光源,也成為空間中的一抹靜謐美感。
中島就像這個家的節奏中心,結合美感、機能與生活氛圍,在日常中悄悄發揮它的存在感。
電視牆是家中最常被看見、也最容易產生雜亂感的區域,本案的設計以「整合美感與收納」。
左側櫃體上半部規劃為展示櫃,使用黑玻璃門片包覆,可放置喜歡的小物、擺飾,也能防止灰塵堆積,讓收藏品常保乾淨有型。下方則設計為垂直格柵櫃,內部巧妙收納網路分享器、機上盒等設備,同時保留空氣流通,避免設備因密閉而過熱或訊號不良,讓整體使用更穩定。
電視牆下方配置落地層板設計,將平台一路延伸至旁側的隱藏門,除了維持視覺連貫與整體性,也讓整面牆有自然流動的感覺,拉長了空間的視覺比例,讓客廳看起來更開闊、整齊、俐落。
這不只是一道電視牆,而是一面兼顧收納、視覺與使用邏輯的生活立面,在安靜中展現設計的分寸拿捏。
主臥是一個讓人卸下疲憊、安心休息的空間,在設計上,著重於視覺的柔和感與居住的舒適性,讓進入房間的每一步都能慢下來、靜下來。
原本壓在床頭上的粗大橫樑,是影響空間舒適度的一大關鍵。我們以間接燈光包覆橫樑,不但柔化了結構線條,也轉化為溫柔的床頭氣氛燈,睡前不用再直視刺眼燈源,整個空間也隨之沉靜下來。
床頭背板使用木紋系統板,選擇淺色、具防刮與防潮功能的板材,讓維護更輕鬆、質感更耐看;搭配的圓角設計則在細節中提升了安全性,避免起身碰撞,整體視覺也更顯柔和與親切。
從燈光、材質到線條語彙,整體臥室圍繞著「溫潤」與「安定」展開。當人躺下、燈光亮起時,這個空間就靜靜地包覆住疲憊的身心,成為真正的休息之所。
更多台北小坪數室內設計公司推薦品牌資訊請洽以下連結~
品牌:米慕設計MIMU STUDIO
官網|FB|IG|LINE|YAHOO新聞
電話:0901-213-144
地址:宜蘭縣員山鄉金山西路230巷25號1樓
時間:09:30–17:00(週六日公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