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0403強震的考驗後,太魯閣國家公園致力於園區的修復與重建工作,其中被視為復原重點的大同、大禮部落聯外步道已於日前陸續完成修復,並於今年7月1日重新開放,邀請遊客重返這片美麗山林。為響應步道開放,並持續推動環境保育,太管處蘇花管理站特別邀集保育志工,於近日在大同、大禮地區舉辦了為期三天的淨山與清除外來種(小花蔓澤蘭)的活動,展現了國家公園與在地部落居民共同守護山林的決心,「讓好事持續發生」的精神在山林間溫暖蔓延。
大同大禮部落的堅韌與新生
0403花蓮地震對太魯閣國家公園造成前所未有的損害,尤其位於偏遠山區的大同、大禮部落,在強震及風災後,部落的通路受災嚴重,這不僅影響了族人的日常出入,也對農產品的運送造成了嚴峻考驗。太管處迅速將步道修復列為震後首要任務,與族人攜手克服重重挑戰。在民間熱心力量的匯集下,包括捐贈小型怪手、直升機協助吊掛物資等,大大提升了族人自行維修步道的能力,展現了社會各界對災後重建的深切關懷。在太管處與部落族人的共同努力下,族人得以重返家園,展現了部落堅韌與重生的力量。
淨山除蔓志工與遊客的溫暖接力
此次淨山及清除外來種活動,26名保育志工及太管處工作人員從得卡倫步道接上大禮步道,一路陡上,持續前進同禮部落。他們沿線仔細撿拾不屬於山林的寶特瓶和垃圾,並進行外來種小花蔓澤蘭的清除工作,為期三天。志工們在每袋垃圾上綁上「徵召大力士揹下山」的牌子,期望其他遊客能一同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起初,工作人員曾一度灰心,因為沒有看到遊客主動帶垃圾下山。然而,令人驚喜的是,山上志工在晚餐後遇到其他遊客,並從照片中發現,許多善心人士確實默默地將打包好的垃圾帶下山,只是沒有到管理處兌換宣導品。這份無私的善舉不僅溫暖了志工們的心,更堅定了他們接下來兩天守護環境的決心,讓好事得以持續發生。
在這次充實的行程中,志工夥伴們不僅投入淨山與除蔓工作,也與當地族人進行了美好的交流,並於部落中受到族人的熱情款待,後續垃圾亦由族人協助運送下山。這份人與山林的連結,以及共同合作守護環境的精神,讓活動更具意義。
太管處表示,為期3天的淨山與清除外來種工作平安順利,圓滿完成,撿拾打包送下山計178公斤山林垃圾,並於同禮部落完成約3.12公頃面積外來種清除。隨著太魯閣暑期山海遊活動的開展,歡迎民眾在遵守園區安全規定的前提下,前來體驗崇德迎海風、同禮遊山林,共同見證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復甦與永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