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114.08.11
雲林縣政府於縣府大禮堂舉辦「第83次主管會報暨創新學習榮耀雲林核心管理職能培訓—縣府團隊獻獎暨表揚活動」。縣府團隊將包括「遠見雜誌五星縣長」、「ICF智慧城市認證」、「TPIPAS特定範圍驗證」等傑出榮耀獎項,獻給縣長張麗善,展現雲林上場加速前進實踐力,邁向「台灣最宜居、最具永續力的縣市」願景。
張麗善縣長表示,每一個里程碑的達成,都是縣府團隊以汗水與努力共同成就的光榮成果,她感謝每一位默默付出的同仁,以及民眾的鼓勵支持。她任期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仍有很多任務需要完成。她期許大家都成為「種樹的人」,為雲林人才培育、產業發展、智慧科技與環境永續貢獻心力,種下希望種籽,並細心澆水呵護,讓雲林真正脫胎換骨、脫穎而出。
張麗善縣長也接受包括社會處、雲林縣衛生局、雲林縣環境保護局、文化觀光處等局處獻獎,共同為縣政努力的成果喝采,展現雲林縣府團隊的凝聚力與專業形象。
今天由副縣長謝淑亞、秘書長曾元煌與局處長一起將2025《遠見雜誌》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五星縣長」獻給張麗善縣長。這也是雲林縣史上第1位獲此殊榮的縣長,充分展現縣府團隊用心施政、持續為民服務的成果。
雲林縣於2025年與國際智慧城市論壇(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 ICF)之歐洲策略夥伴EIPO/BABLE合作,持續深化ICF評選的六大評選面向與核心理念。今年3月邀請國際顧問團隊至雲林辦理雲菁人才工作坊,透過「三螺旋模式(Triple Helix)」與「導航器框架(Navigator)」等創新加速工具,協助雲林縣辨識關鍵發展議題,並參照其他國際城市的實務經驗,評估在地實施的可行性與潛力。並於六月成功取得ICF頒發的智慧社群認證證書,以人才培育與智慧治理為雙核心,讓這片稱為「家」的地方,成為最適宜居住與成長的土地(There is no place like home)。
台灣個人資料保護及管理制度(TPIPAS)維運機構7月29日宣布,雲林縣政府雲端聯合服務中心順利通過TPIPAS特定範圍驗證,成為全台第一個獲證的政府機構。展現雲林縣政府長期致力於強化資料治理與個資保護文化的決心,也為政府機關導入TPIPAS制度樹立標竿。
除了各局處獻獎外,今天同時表揚「雲林縣政府113年模範公務人員及績優公務人員」、「雲林縣辦理中低收入老人補助裝置假牙計畫績優單位表揚」、「垃圾分類稽查作業績優公所」、以及「短影片影音剪輯與網路行銷實作訓練-競賽表揚」。
模範公務人員包括:水利處科長伍忠政、計畫處科長林坤信(以上兩位獲薦送代表雲林縣參加114年行政院模範公務人員選拔,力拚全國殊榮)、地政處科長陳青香、主計處科長蕭柏宏、衛生局科長趙曰聰、稅務局股長張妙莉及四湖公有零售市場管理員吳秀珍。
績優公務人員則包括:社會處社會工作督導廖偉眞、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科員程柏毓、農業處科長柳昆宏、斗六地政事務所技士陳俊伯、消防局分隊長李偉順、警察局偵查佐羅駿宏,以及虎尾鎮公所課長連志嘉。
張麗善縣長表示,這些得獎人員不僅是在本職工作上表現傑出,更在服務鄉親、推動政策及行政效能上,展現出「積極、效率、用心」的精神。縣府是一個用心為民的團隊,未來也將持續團結努力,為鄉親打造更宜居、更幸福的雲林。」
「雲林縣辦理中低收入老人補助裝置假牙計畫績優單位」:斗六市、虎尾鎮、麥寮鄉、口湖鄉及北港鎮等5所公所。「114年度垃圾分類稽查作業第一季績優公所」:麥寮鄉、崙背鄉、臺西鄉、大埤鄉及斗南鎮等5所公所;「114年度垃圾分類稽查作業單月(4月)績優公所」:麥寮鄉、虎尾鎮及斗南鎮等3所公所。
「短影片影音剪輯與網路行銷實作訓練」競賽,由雲林縣警察局脫穎而出,榮獲金獎殊榮,水利處與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分別獲得銀獎與銅獎,展現縣府團隊多元與創新行銷能力
另社會處輔導社區榮獲「衛生福利部第1屆紫絲帶社區認證-1朵紫絲帶」獎項包含麥寮鄉三盛社區、古坑鄉古坑社區以及林內鄉林中社區。同時也榮獲「113年度中央對直轄市與縣(市)政府執行社會福利績效實地考核」卓越獎、優等獎等7個獎項的肯定。
雲林縣衛生局在「疾病管制署113年防疫業務考評」、「國民健康署113年保健業務考評」、「衛生福利部113年度食品藥物類業務考評」及「長照業務考評績效」中共榮獲16項獎項,包括「防疫業務優等獎」、「B型肝炎高風險幼兒追蹤防治」及「常規預防接種完成率優等獎」,以及「COVID-19 長者疫苗接種卓越獎」等。
雲林縣環境保護局藉由運用廢棄物打造再生藝術之美、建置「雲林縣環境智慧決策支援系統」及建設雲林縣政府首座以「鑽石級綠色建築及智慧建築」,勇奪國內外「2025繆思設計大獎(Muse Design Award)Conceptual Design—金獎- Green」等7座大獎肯定。
雲林縣政府城鄉發展處在第十二屆「台灣景觀大獎」中表現亮眼,共有四件工程獲獎,優質獎:「虎尾鎮新舊城區縫合計畫(二期)」、佳作:「虎尾北溪社區」、「北港糖廠鐵道地景文化空間營造計畫」及「石壁竹創森計畫」,展現城鄉發展與社區營造的成果;同時也獲得「美國國際獎項協會(IAA)2025— TITAN Property Awards美國泰坦地產大獎(銀獎)」、「NY Architectural Design Awards紐約建築設計獎(銀獎)」、「Design Award Agency(DAA)2025Arch Design Award 芬蘭Arch設計大獎-銅獎」以及「2025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環境文化類優質獎」等大獎。
文化觀光處以「2024西螺大橋藝陣文化祭活動」及「2024雲嘉嘉營視覺藝術連線」榮獲了「2025繆思創意獎(Event – Cultural 文化活動)-金獎)」等5項大獎(詳名冊),此外也獲得「2025謬思創意獎(Event-Cultural文化活動類)-銀獎」以及「2025謬思創意獎(Branded Content-Cultural Institution品牌內容-文化機構類)-銀獎」。
雲林縣交通工務局在2024年春節期間於農博公園與高鐵綠園道所辦理的「2025雲林縣新春燈飾設計佈置案」,榮獲「美國國際創意獎IAA繆思獎(MUSE Creative Awards)銀獎」及「法國設計獎(French Design Awards)銀獎」雙料殊榮,IAA繆思獎與法國設計獎為全球具指標性的國際設計競賽,此次能在眾多國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不僅是雲林之光,更象徵台灣地方設計實力正穩步邁向國際;同時也獲得「2025美國繆思創意設計獎Muse Creative Awards金獎」、「2025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金質獎及卓越獎」雙獎、「113年度公共設施管線資料庫暨管理應用系統考評實施計畫-優等獎」、。此外,也在114年公路節60週年慶祝活動中,榮獲「公路建設傑出獎」殊榮,。
雲林縣警察局榮獲「四大榮耀」,包括「114年『公私協力3.0-眾星雲集打詐之星』活動全國績效評比」等5個獎項,展現卓越的犯罪打擊與守護鄉親能力。另警察局在各類競賽中屢獲佳績,展現出高度凝聚力與專業素養。這些成果彰顯員警的訓練成果與團隊精神,並為地方安全注入動能。
雲林縣政府計畫處於114年2月舉辦「環保永續微燈會」,吸引逾17萬人次參觀,榮獲「2025年義大利Rome Design Awards『照明設計-活動及展覽照明』金獎」與「英國IAA London Design Awards『概念設計-展覽與活動』金獎」雙重殊榮。燈會以「微型展區、永續理念」為核心,融合元宵燈藝與聯合國SDGs,運用回收材、綠能科技與數位互動,打造兼具文化美感與環保教育的展覽空間。展後作品將回歸社區與校園延續價值;同時還獲得「台灣地理資訊學會第21屆金圖獎-最佳應用系統獎」及「推動因應氣候變遷行動考核-優等獎」。
雲林縣政府持續推動下水道設施安全與操作標準制度化,參與114年度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舉辦之「全國下水道局限空間出入坑作業評鑑」,榮獲「佳作」肯定。此項成績彰顯縣府在落實工程風險控管與作業安全管理制度上的紮實作為,獲得中央專業審查的正面肯定;此外水利處還獲得「2025 第三屆TWBA台灣生物多樣性獎-金獎」的肯定。
「113年地方政府公務統計業務績效評核」,本縣獲行政院主計總處評核為特優,且為全國唯一連續6年(108年至113年)皆獲評為最高等成績之縣市。
雲林縣政府教育處積極推動教育改革,致力打造優質教育環境,尤其在雙語教育上成果顯著。斗南高中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銀質獎」。該校以跨領域課程方案「他里霧的世界/賽博客養成記」為核心,結合雙語教學、數位學習和在地文化,創新推出「E-網紅」、「他里霧外交部」及「斗南好食客」等課程,成功與八個國家及14個國際單位建立連結,行銷雲林。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辦理的「台灣咖啡節」再度榮獲「2025美國繆思設計大獎『活動-節慶/嘉年華類』金獎」肯定,不僅彰顯雲林縣多年來致力於翻轉地方產業與深耕咖啡品牌文化的成果,更進一步展現古坑作為台灣咖啡原鄉的獨特品牌識別與文化魅力。
雲林縣六合鳳凰救護義消分隊長廖淑伶以鍋杓、鐵鎚與救護車詮釋對土地的愛,白天擔任農會志工,夜晚則是救護尖兵,其故事獲「行政院金馨獎性平故事獎」肯定。雲林縣消防局支持女性參與公共服務,提供訓練與資源,推廣性別平等典範,激勵更多女性投入公共服務,強化社區韌性與包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