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稿單位:衛工處工務科
- 發稿日期:114年9月18日
- 新聞聯絡人:林子筠
- 聯絡電話:0963568252
- 業務聯絡人:陳鏗元
- 聯絡電話:0905219809
臺北市政府於18日下午假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國光會議廳,盛大舉行「114年度臺北市政府公共工程卓越獎暨卓越匠師獎」頒獎典禮,臺北市政府工務局衛工處一舉抱回5大獎項,肯定衛工團隊的努力付出,卓越獎的榮譽更賦予工程人員責任,衛工團隊將積極持續推動污水用戶接管與管渠延壽檢視等基礎工程,精進污水下水道公共工程品質及永續穩定的服務。落實2030北市污水全自主處理、2032年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九成的市政建設目標,為臺北市民打造更美好的永續環境及生活品質。
衛工處長黃群表示,今年獲獎的5項工程有「113年西區污水管渠配合拆遷及後巷美化預約式工程」、「113年分管網暨支管及用戶排水設備統包工程」、「提升接管率偏低區里暨環保局列管抽肥用戶污水接管統包工程(東南區)」、「113年污水管渠檢視修繕及延壽統包工程(第2標)」及「112-114年西區分支管污水管渠設施檢視修繕及延壽統包工程」都是衛工處的核心業務,獲獎顯示衛工處在污水管網建設、用戶接管、聚落污水處理、後巷美化、管渠檢視修繕及延壽工程,在衛工處協同設計、監造、施工等廠商共同努力下,如期如質推動並累積傑出工程技術與豐碩成效。
黃群進一步指出,污水下水道是良心建設,更是都市現代化指標工程。臺北市污水下水道建設已逾50餘年,截至今(114)年8月底全市用戶接管普及率達83.10%,污水下水道管渠總長約2,722公里,是全國公共污水下水道接管、污水處理及服務最好的城市。面對尚未完成污水接管的艱難地區,透過衛工處及廠商群策群力,以更多的時間、精神與住戶溝通,想方設法排除各種困難及障礙,力求完成污水接管的任務。
衛工處總工程司廖俊豪說,部分山區受限陡坡地勢影響,公共污水下水道管線無法到達服務,衛工處為解決山區污水處理之需,在內湖白石湖地區歷經2年的溝通協調,取得當地民眾共識及用地同意,由衛工處及「提升接管率偏低區里暨環保局列管抽肥用戶污水接管(東南區)」統包工程團隊施工,導入水力及太陽發電系統產生綠電,以公私協力維管模式,完成臺北市首座「聚落式污水處理設施」改善山區聚落環境及溪溝水質,獲得很大的迴響及各界肯定。
廖俊豪指出,通水使用中之污水管渠延壽工程,衛工處及團隊為降低對於民眾生活及交通影響,管渠修繕採免開挖螺旋裡襯工法與螺旋裡襯擴大工法,儘量避免工程人員進入管渠內部,大幅降低職業災害的發生風險,完成修繕後的污水管渠可再使用30年以上。衛工處持續推動污水下水道建設,並對工程進度、安全及品質嚴謹要求,務求每項工程能如期如質完成,並確保零職災事故。
衛工處說,污水下水道工程可改善居家與環境衛生,協助避免河川與環境受到污染,提升水域水質與水岸休憩環境,實現水資源永續利用,衛工處將與市民朋友攜手前行,共同打造臺北市為永續、宜居、健康的國際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