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科學教育啟動青年共創力量,青聚點打造行動的公共基地

啟動青年共創力量,青聚點打造行動的公共基地

為支持青年參與地方實踐,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推動「青聚點地方創生人才培育計畫」今年首度推出22處共享空間,分布於全臺各地,作為青年行動與交流的「公共基地」。共享空間的設立,不僅降低青年投入在地事務的門檻,更直接解決青年「找不到合適場地」和「負擔不起租金」的現實問題,讓青年能專心規劃在地行動,不必為場地煩惱。

青年署表示,共享空間推出至今已累計超過223場次使用、辦理1,303小時活動,象徵青聚點計畫已從「個人培育」逐步邁向「區域支持」。這些設施完善的空間,包含專業廚房、寬敞展演場地等,讓青年辦理如教案設計討論會、社區培力分享會,以及在地食材烹飪體驗等多元行動,展現青年參與地方事務的積極樣貌,而空間更成為青年實踐想法的重要推手,讓理想不再停留在構思階段。

曾赴泰國的青年宋修宇在「大小港邊,熱帶漁林」共享空間舉辦「泰國食魚文化」分享會,不僅在現場烹製紅咖哩魚慕斯(Haw Mok),讓參與者透過味覺感受泰國飲食文化,更結合個人背包旅行經驗,分享泰國各大魚市場與傳統小吃的觀察,探討泰臺兩地食魚文化的差異與連結。有了廚房設備的支持,個人旅行體驗得以轉化為具體的交流活動,參與者更能實際品嚐、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古坑華德福實驗高中的青少年則將創作從紙頁帶入實體空間,在嘉義市「洪雅書房」二樓籌辦藝術展覽。展覽中不僅展示繪畫、文字創作等多元作品,青少年更在分享會中暢談創作理念與生活感悟,讓居民重新認識年輕世代的內心世界,促進不同世代間的真實交流。這樣的空間運用,不僅使個人藝術表達成為地方對話的起點,更為這些青少年開啟了展現自我的新契機,讓創作成為連結世代、增進理解的橋樑。

22處共享空間免費開放,即日起至10月31日前,歡迎18至35歲的青年透過「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網站(https://changemaker.yda.gov.tw/SharedSpace)申請使用。無論你想籌辦講座論壇、田野調查分享、手作工作坊,還是社區記錄片放映,這些空間都能提供完善的支持,讓每一份關於地方的關心與想像都能找到實踐的起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