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114.10.10
「西螺鎮農會稻米產業文化、碾米廠廠房更新啟動儀式暨農民節表彰活動」10日上午於西螺鎮農會埤源碾米廠隆重舉行,雲林縣長張麗善親臨剪綵、巡視新型碾米廠自動化處理跟包裝過程,肯定西螺鎮農會團隊的努力與用心,今日碾米廠廠房更新啟動,省時省力省工外,更象徵西螺稻米產業正式邁向智慧化與精緻化的新階段。
張麗善縣長表示,雲林縣是臺灣的糧倉,西螺鎮不僅是雲林縣農業重鎮,更是全國優質稻米的重要產區;西螺鎮農會長年推動稻米契作專業區,從育種、栽培、田間管理到合理化施肥與定期檢測,皆依循標準化耕作制度,詳實記錄生產過程,建立「生產履歷」制度,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放心。
張縣長指出,透過碾米廠廠房更新工程,廠區環境更新與機械升級,全新設備導入電腦控制與低溫保鮮技術,從鮮穀儲存、烘乾、碾製到包裝,全程一貫作業完成,不僅提升產品新鮮度與安全性,連米糠都能完整保留營養與原味,真正做到從根本生產高品質的好米。縣府未來也會持續協助農會在品牌行銷、產銷整合與國內外推廣上攜手努力,讓「雲林好米、台灣驕傲」飄香全世界。
西螺鎮農會總幹事廖錦富感謝雲林縣政府對於農會設施設備更新工程大力支持,西螺鎮農會一年所生產白米將近1萬2千公噸、近5億銷售額,產量產能居全國各農會之冠。西螺鎮農會埤源碾米廠廠房設備從民國74年設置以來因機器須持續運作無法中斷,設備老舊不堪。農會於去年下定決心要將碾米廠徹底改造,從屋頂至地板全面翻新、所有機械改為最新型,斥資近6千萬最新型碾米廠,讓協力廠商訪廠,都能放心將原物料交給農會來供應。西螺鎮農會將以「高信賴度、高安全、高價值」三高精神,打造台灣模範米的全新標竿。
今天活動同時舉辦「114年西螺鎮農民節表彰大會」,與會上台授獎績優農民約有190人,接受表揚與致贈獎品,肯定這些得獎者在稻米達人選拔、產銷班經營、青年農民培育及推廣教育等各領域表現卓越!也迎來114年1期稻作新米—清健米系列新包裝的正式上市發表,新米融合了傳統農法與現代科技,不僅展現西螺農會的創新精神,更代表雲林對「健康、潔淨、永續」農業的承諾。
午間西螺鎮農會準備將近60桌「雲林米食及蔬果饗宴」,以「吃當令、吃在地」為主題,採用在地小農新鮮食材與友善環境耕作的農產品,不僅讓大家嚐到當季美味,更響應淨零碳排與縮短食物里程的理念。這場饗宴從產地到餐桌,讓大家親身體驗雲林在地農業的真誠與實力,同時也展現「雲林米」在文化、風味與永續發展上的多重價值。
張麗善縣長強調,面對氣候變遷與市場挑戰,縣府將持續與農會並肩合作,推動智慧農業、培育青年農民、建構品牌加值與行銷通路,讓農業不只是辛苦的工作,而是一份有尊嚴、有希望的幸福產業。我們要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回鄉務農,讓雲林的農村更有活力、生活更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