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私立泰北高中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私立泰北高中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福林路240號
業務及新聞聯絡:高菁營主任0980-190-012/(02)2882-5560#121
【發稿日期: 114年10月26日】
【主題:「泰北國際雙語學校科學研究再創佳績 作品全數晉前三名 展現堅實科研實力」】
【臺北報導】臺北市114年度中等學校學生科學研究獎助計畫結果出爐,泰北國際雙語學校表現亮眼,初審通過四件作品,最終全部榮獲前三名殊榮。其中三件來自數學領域、一件屬於物理領域,充分展現學生在理論推理與實驗應用上的雙重實力,彰顯泰北國際雙語學校深耕科學教育的成果。

本次成果的背後,是學生長期的專注投入,指導老師藍邦偉憑藉豐富的指導經驗,加上課後晚間、周末不間斷的陪伴,從選題、數學實驗、形成研究問題、定理證明,再到撰寫説明書、口頭報告與模擬口試 ,每個階段都凝聚著團隊的耐心與毅力。學生在過程中不僅深化了邏輯與分析能力,也學會面對挑戰、持續修正與突破,展現出堅實的探究精神與科研素養。
本屆數學科一等獎由高三林辰儒同學以作品〈恰一內角為60度的三角形與外接圓中點弧三角形〉榮獲。研究透過幾何作圖與數學推理,發現具有特定角度的三角形中,存在多項優美且對稱的幾何性質,如多點共圓與特殊線段相交位置,充分展現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與敏銳觀察力。
二等獎由高三王家鼎同學以〈Brianchon Point 與擁擠的旁切橢圓〉奪得。作品探討不同形狀的橢圓、雙曲線與拋物線如何與三角形內外相切,透過連續的幾何構造與圖形推導,呈現多層次的數學關聯,讓抽象理論化為具體圖像,展現高階思考能力。
三等獎由高二葉婷妤同學以〈任意點到三角形三垂足與兩個外接圓之探討〉獲得。作品聚焦於點與三角形之間的垂足關係,發現多條線段與圓之間的精妙關聯,並推導出新的共點與共圓性質,展現細膩的幾何觀察與推理能力。
物理科三等獎則由高三劉昕妮同學以〈金屬發出聲音──流速有效質量的探討〉獲得。研究觀察金屬碗中水流速度與發聲頻率之間的變化,發現流體運動會影響金屬振動頻率,進一步說明聲音與流體動力之間的科學關係,結合理論與實驗展現高度的探究精神。
校長吳麗卿表示,本次獲獎展現學生紮實的學術訓練與不懈的探究精神,學生從問題發想、理論推導到模型驗證,在在展現出自主研究與批判思考的能力,及學校長期耕耘科學教育的成果。
董事長楊奕蘭也表示,科學研究是鍛鍊思維與創造力的最佳途徑,同時也是科技發展的基石,泰北將持續提供支持學生研究的環境,鼓勵師生共同精進。泰北國際雙語學校以「全人、藝術、科技、國際」為核心教育理念,鼓勵學生跨域探索、勇於創新。本次獲獎成果不僅是學術研究的肯定,更是多元培育人才的成果,落實學校願景「成就孩子,無限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