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新聞台北市臺北市最「接地氣」的行政團隊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114年度全方位服務再升級 為民前鋒不打烊!

臺北市最「接地氣」的行政團隊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114年度全方位服務再升級 為民前鋒不打烊!

發稿日期:114年11月19日

聯絡人: 區政監督科 李鎮成科長、自治行政科 辛克照科長、殯葬處張世昌處長                            

聯絡電話:02-27256218、02-27256228、02-87329686

由蔣萬安市長率領的臺北隊就職邁入三周年,臺北市政府民政局以市民需求為第一要務,不遺餘力推展各項業務,特別是在區里行政服務,與區公所、里鄰長連成一線,各項疑難雜症不漏接!

民政局陳永德局長表示:蔣萬安市長對於區政相當重視,認為區公所是市府在各區的第一線,無論是訊息傳遞、市民服務、不分項目內容,區公所就是能為市民遮風擋雨的好鄰居。市府各局處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業務,如兵役社福、急難救助、法扶調解等,都常設於區公所,114年度更加入「生生喝鮮乳」2.0專案,為設籍北市、未在北市小學、幼兒園就讀之2-12歲學齡兒童設想,在12區公所設置專責櫃台,市民可透過線上申請或臨櫃辦理兩種方式來領取實體卡證。自114年8月25日開放以來,截至114年10月底止,共計申辦(含線上及臨櫃)8,939件,已核發7,739件,秉持照顧每個孩子的信念,落實全方位服務市民的角色。

另因應極端氣候變遷,114年度民政局、區公所、各鄰里更是積極投入災害防治、救助等相關工作,如創全國之先的防水閘門補助專案計畫,是目前唯一「全額」補助設置的縣市,自113年專案啟動至114年10月底止,申請總件數為1,281件,已超越104年至112年之申請案件數之總和(705件)。

除了各項申辦案件,民政局及區公所更以「里」為單位,提供市民更優質的生活空間,全國唯一的「里民活動場所租金補助辦法」,讓越來越多的里擁有舉辦研習、休閒活動的空間,至114年10月底,計有268個里申請固定里民活動場所,佔北市里數一半以上。115年度編列預算,每里增加里鄰建設經費5萬元、睦鄰互助費用也是每里增加2萬元,就是要讓服務擴及更多需要的民眾。

 

在區里服務之外,民政團隊114年度更翻轉傳統,使北市殯葬服務煥然一新,包括懷愛館二期新大樓啟用、第一殯儀館拆除改建、公墓遷葬綠化工程、推動永續禮廳及友善輔助服務等創新措施,全面改善治喪環境、引領殯葬新風貌。

其中第一殯儀館於113年6月正式拆除,改建為「第一停車場」,於114年5月1日正式啟用,提供315格汽車位、128格機車位,並設置600坪第一綠地,開放市民團體及公司行號辦理市集、展覽及各類行銷推廣活動。

全國首創的「永續禮廳」,將禮廳租借時段由3小時彈性調整為1小時,鼓勵簡約佈置與核心儀程,讓小家庭也能以更經濟、環保的方式辦理告別式。截至今年10月止,已辦理2,261場,使用率高達96%,較去年同期增加205場,成長率達9.97%。

殯葬處亦進行優化火化爐設備作業,113及114年完成汰換8座火化爐,115年至117年將再汰換6座火化爐,並同步優化空污防制設備。115年也將規畫建置火化爐連續排放監測設備(CEMS),以即時監測排放資訊並公開透明上網,展現守護空氣品質的決心,讓市民更安心。

而富德新塔興建計畫,也在114年正式開工,預計提供12萬個骨灰櫃及5萬個神主牌位。同時,懷愛館周邊將規劃興建殯儀業者大樓,並於115年辦理先期規畫作業。未來,殯葬處期望能打造兼具尊嚴、便利與人性化的殯葬空間,成為市民安心告別親人的友善環境,也展現臺北市持續精進公共服務、關懷市民生活的長遠願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