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日期:111年9月20日
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 聯絡人:魏淑美助理研究員 電話:(02)2737-7179
E-mail:mswei@nstc.gov.tw
文學史包含「文學」與「歷史」兩大元素,歷經不同族群、政權的臺灣社會,該以哪些角度剖析文學與歷史的脈絡?文學史的書寫又蘊含著哪些人文關懷與世界觀?本次講座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梅家玲,帶大家更透徹瞭解黃得時的《臺灣文學史》以及臺靜農的《中國文學史》。
梅教授的研究專長為魏晉六朝文學、近現代文學以及臺灣文學,歷年來梅教授的研究計畫,藉由探索「歷史」與「文學」之間的關聯,進一步瞭解大時代背景下每個細微的轉變,包括「戰爭與五0年代臺灣的文化場域及藝文實踐」、「世變中的大學與學院人的文學志業:北平.昆明.臺北」,以及與本次講座相關的「史識與詩情:臺靜農的『文學史』與『文學/史』書寫」。
文學家臺靜農(1902-1990年)拜魯迅為師,在渡海來臺的知識份子中頗具代表性。臺靜農因從小接觸左派思想與書寫,多次遭清算並入獄。在臺大中文系任教期間,也因過往左派背景,於白色恐怖時期只能埋首書堆,噤聲長達數十年,直到2004年由臺靜農的學生何寄澎、柯慶明等人整理遺稿,才出版《中國文學史》一書。而文學家黃得時(1909—1999年)又被稱為「臺灣文學的活字典」,曾創立「臺灣文藝協會」,並創辦《臺灣文學》等雜誌,擔任《臺灣新生報》、《國民日報》等刊物要職,然而他的文學史相關寫作內容直到解嚴後才廣為流傳。黃得時專注於建立「臺灣史觀」,也思考身為知識份子如何在時局的轉變下做出抵抗,故其寫作被後人評論為深具批判精神。
「兩種「文學史」的書寫典型:談黃得時的《臺灣文學史》與臺靜農的《中國文學史》」講座時間為111年9月22日(星期四)上午10點至12點,地點在國立金門大學方水金講堂。現場邀請國立金門大學華語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唐蕙韻擔任主持人,以及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榮譽講座教授王秋桂擔任與談人,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與這一場精彩的講座,或透過線上直播收看。
線上直播|https://bit.ly/2GrzAGR
活動網站|http://colliber.ccu.edu.tw/salon/
更多精彩影片|https://bit.ly/353wvV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