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全民防災意識及國家防災應變能力,政府將每年9月21日訂為「國家防災日」,宣導正確防震知識及緊急避難方式。112年9月21日上午9時21分於基隆市立武崙國中進行地震避難示範演練活動,市長、教育處處長及消防局局長親自至學校進行視導演練,並與學生們進行地震防災機智問答之互動遊戲。今年除了教室內同學們於地震警報發佈後馬上執行「趴下、掩護、穩住」抗震保命三步驟外,再得知學校有一名視覺障礙學生後,市長立刻化身為「防災平安大使」,除了安撫學生情緒外,並引導協助從高樓層疏散至集合地點,達到自救與互助目的。師生從疏散、集合,最後移動至廣場,動作都相當確實。武崙國中校長陳政暉表示,全校師生共同參與,提升防災與應變能力,在災害發生時,能快速冷靜地應對災害,保護自身安全。另外消防局演練狀況中運用空拍機熱顯像鏡頭模擬地震發生後容易發生落石、甚至大規模的崩塌事件,透過無人機近距離的勘查,找出潛在的崩落點預警,蒐集即時資訊,提早發現可以提早因應,提供給救災人員判斷並做出正確的搶救作為。市長肯定全校師生面對地震災害應變處理能力,成功扮演示範學校的角色!
地震避難演練後,消防局於武崙國中規劃迷宮逃生、高樓避難、CPR+AED緊急救命術、斜降求生、救助器材車展示等宣導站,斜降演練模擬當地震引發海嘯使得交通中斷後架設斜降繩讓與會師生們體驗由高往下斜向降落的刺激感及救援之急迫性。緩降機高樓避難則模擬當無法利用其他通道有效逃生時,可選擇利用緩降機,但多數人不知道如何正確操作因此失去寶貴生命,可利用口訣「掛、丟、套、束、推」之方式來加深全體師生印象並實際操作,在遭遇危難時能臨危不亂與即時反應達到自救效果。當火災發生其實最致命的不是火而是煙,濃煙密布伸手不見五指就像真的發生火災有好多煙要逃生,一進去全部的學員是要跪在地上爬的,而且不能用手掌要手肘貼地,真的逃生的時候就要這樣,因為趴的姿勢要低才能有效避免吸入煙霧,而CPR由專業的人員教導急救步驟,讓學生們學習重要的一課,雖然年紀還小,但只要認真學習,真的遇到緊急情況時能處變不驚的應對,救人一命不是沒有可能的。消防裝備體驗區讓學生能夠動手操作到圓盤切割機、油壓破壞剪及氣墊頂舉袋等平時不易接觸的消防車裝備,學生們都表示「很好玩 (為什麼)因為它很像溜滑梯 (會不會害怕) 不會,覺得很刺激(知不知道什麼時候要使用這個)逃生、發生意外。」。
市長表示,台灣地震發生機率頻繁,無預警的強震常使民眾生命遭受嚴重傷害,像數年前南投921大地震,芮氏規模高達7.3,不但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也導致房屋倒塌、交通中斷等嚴重毀損,應時刻警惕天然災害帶來的威脅。由於天災難以預測,透過模擬實作,強化學校師生災害防救與應變能力,養成學生在地震發生時有正確的本能反應,將可能傷亡降至最低,進而強化校園、教師、學生甚至家庭的安全。
消防局向局長並提醒,地震災防觀念必需從小深耕,秉持「防災重於救災、離災優於防災」理念,將防災的觀念深植於校園各角落,安全意識實踐於日常生活,在面對災害來臨時,做好充分準備的態度,有效減低災損,確保校園及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