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教育部友善校園獎,新竹市建華國中姚清元主任及育賢國中林正綺專輔教師分別榮獲傑出學輔主管獎以及傑出輔導人員獎。陳章賢代理市長表示,教育部友善校園獎是學務與輔導工作者「最高榮耀」,感謝教師們長年的付出與用心,提供學生友善校園學習環境。
陳章賢代理市長表示,教育部今年共表揚9所卓越學校、40名傑出人員,新竹市2位教師從全台268位優秀學輔人員中脫穎而出,相當不簡單。教師們在崗位上始終保有熱忱,精神令人敬佩,感謝每位教育工作者持續投入專業與熱情,讓新竹市國中小友善校園學習環境更優質。
教育處表示,建華國中姚清元主任從事教育工作已有26年,學務行政資歷邁入第6年,她深信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色,只要提供舞台、給予肯定及鼓勵,學生多能發揮潛力,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她從學務主任開始,規劃全校優品系列制度,系統化地推動校園正向管教。
她說,「看見學生的亮點」是優品制度的基礎理念。透過規劃課程,培訓各類學生大使以及志工,讓孩子們從校內服務中學習負責與自信,也建置「星光舞台」公開表揚校園內環境大使、有禮、助人、守時、拾金不昧等良善行為,強化孩子的榮譽感。學生Ken分享報名校園防疫志工心得,雖然因此需要提早到校,但「可以為大家服務是很開心的事」、「上台領獎時很驕傲,媽媽也說我表現很棒」!
姚清元主任善用本身舞蹈專長及熱情,創立「就是愛表演社團」,和學生拉近距離,建立信任關係。孩子也藉由跳舞,找回熱情、專注,為目標堅持的歷程,進一步協助學習力不足、找不到方向的孩子,維持正向情緒,發展正向行為。
姚清元主任指出,學生Peter原本不愛上學、不交作業,為了參與午休及假日社團集訓,進而改變行為與作息。Lisa精力充沛,原本常與師長同儕起衝突,透過社團訓練發掘其旺盛表演欲,從中增加更多自信。
教育處表示,林正綺老師累積11年的學校輔導經驗,她強調輔導工作中,除案主與其家庭,還有校內有導師、特教組、生輔組,校外有學生諮商中心、社福單位、中介教育單位、醫療單位與警政單位等各單位,共同並肩作戰也是非常重要。「導師永遠是最好的盟友」,在她眼中,透過導師了解個案在班級的資訊、提供個案問題行為的不同觀點、輔導策略,將導師納入個案行動計畫中,成為協助者。
林正綺老師提及,一向成績優良的Tom開學後突然拒學,對家人疏離且憤怒,每週家訪時,Tom總是沈默寡言。他避不見面時,老師轉向和家長聊聊孩子、也關心鼓勵家長,並共同討論不同方法,微調家庭關係。她認為,孩子的狀況是在表達家庭動力的失衡,透過持續家訪、日常陪伴及諮商輔導,讓家庭關係更和諧。林正綺老師回憶,事隔三年竟收到媽媽主動聯繫分享:當年低潮的孩子現已順利考取 前三志願大學!
姚清元主任表示,從市府初選到教育部複選,最後獲頒全國友善校園獎,過程中倍感溫馨。除了謝謝自己與家人,也要謝謝可愛的學生、校內團隊夥伴的協力、校長的信任,以及市府的支持。林正綺老師也補充,典禮現場看見來自各地的學輔工作者,齊聚一堂,眼睛閃著光芒,「當我看見那些美麗又堅強的人,我相信我們也會綻放各自的美麗」。
教育處賴榮光處長表示,打造友善校園是教育人的宗旨,從課程教學轉化為生活素養是很重要的過程,需有賴於學校的用心經營及全體師生的協助及家長、社區的認同,才能為孩子營造一個優質的學習安全環境。
新聞資料提供:教育處學務管理科
聯絡人:張品珊科長 03-5216121分機273
新聞聯絡人:王信友課程督學03-5216121分機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