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中部新聞苗栗縣苗栗縣政府教育處與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合作製播節目 「AI智能新視界 運算思維廣學習」

苗栗縣政府教育處與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合作製播節目 「AI智能新視界 運算思維廣學習」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優活在一起」節目,於111年11月16日邀請苗栗縣政府教育處資訊教育中心及苑裡鎮中山國小,以「AI智能新視界 運算思維廣學習」為專題進行深入訪談。為了進一步瞭解在十二年國教變革下,縣府教育處如何推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提升學生利用「運算思維」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創造更多元且豐富的學習機會,以實踐「素養導向」之教學目標。

       訪談中,先闡述符應「素養導向」教學的原則,包括:整合知識、技能及態度的完整學習,結合情境及現象的理解學習,注重學習內容、歷程、策略及方法的探究學習,並強調實踐力行做中學的表現。因此,國小的資訊課(過去所謂的電腦課)必須改採「資訊融入」的方式進行教學,即應用資訊科技學習於各學科領域教學活動中的真實性學習。例如:在2020年底台灣中部地區大缺水時,苗栗縣蟠桃國小以聯合國SDGs17項「永續發展目標」為基礎,發展「Water TRAVEL in the Earth」主題課程。學校從水資源欠缺的生活議題出發,以「省水」作為主要發想概念,「從資訊科技融入素養導向教學」面向進行設計。

      另外,苑裡鎮中山國小黃善華校長則從「科技農業」角度,介紹學校從發現稻田裡的福壽螺和田邊生長的構樹影像經濟產量,農民大量使用農藥可能破壞生態平衡狀態的困境,思考規劃整合AI、IoT、AR/VR及PBL的校本課程發展過程,並結合農委會食米學員計畫,透過產官學合作設計1-4年級各式各樣米食體驗課程;規劃五年級食農教育校訂課程,讓學生體驗農事與探究課程中,解決問題,學習感恩惜福。

       該校教學團隊在成功大學、台南大學、中華大學、中原大學教授群蒞校指導下,設計1-6年級由淺至深有趣的AI課程。低年級以介紹人工智慧基礎為課程。中年級規畫非監督式學習課程,認識物件特徵及認識階層式分群。高年級則規劃監督式學習,以「決策樹」為策略進行教學。力求讓學生認識人工智慧的發展起源,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理解人工智慧在現實生活中的相關應用,成功結合各學習領域,發展AI校本課程。

       苗栗縣政府教育處更進一步強調「運算思維」概念對國中小學生邏輯思考能力訓練的重要性,歸納「運算思維」學習要素,深入介紹縣府教育處推動「運算思維」的模式及活動。程式設計方面則鼓勵參與《貓裏喵盃》Scratch創作競賽、全國貓咪盃Scratch競賽及廣達《游智盃》創意程式設計競賽等活動,均藉由圖形化(積木)程式介面,訓練學生的程式邏輯,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概念去解決問題。

       苗栗縣長徐耀昌表示,「資訊科技」為未來時代學習的「關鍵鑰匙」。資訊科技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專題導向學習(PBL)模式中扮演關鍵角色,透過生活問題引發學習者利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以有效提昇學習者自主學習的動機,實踐問題的知識建構、主動分享與跨域整合,進而達成系統化思考學習遷移的真實學習,體現十二年國教資訊科技教育的目標。

  • 5
  • 6
  • 7
  • 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