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動物園石虎寶寶命名揭曉!經過多日熱烈討論與期待,從監視器畫面看到5月15日凌晨3:30時小石虎們窩在麻布袋上香甜入睡,選出了陪伴牠們踏上野放旅程的名字!石虎寶寶正式命名為:「捲心蛋」、「捲心糕」!
臺北市立動物園石虎「春捲」的新生寶寶於3月22日凌晨3:30在園內保育區出生。自出生起,這對小石虎便已準備走上野放之路。保育員將人為干擾降到最低,不進入照養空間以免造成干擾,也提供原型食物(活體獵物),讓牠們在媽媽「春捲」的帶領下,真實演練野外生存技能。這次的石虎命名決選,保育員從監視器影像觀察5月15日凌晨3:30牠們的所在位置,每個區域代表一組名字,由牠們親自「踩點」選出名字,保育員無法預料牠們每晚會活動的位置,將交由小石虎親自「走向命運的抉擇」!
最終小石虎的名字承載著家族的連結與祝福,未來牠們將健康成長,學會捕食、學會避險,一步步成為能獨立生存的野生石虎,回到山林中,為域內族群帶來新希望。
民眾可能會好奇:為什麼要持續野放石虎呢?石虎是臺灣僅存的原生貓科動物,然而棲地破碎化、遊蕩犬貓干擾、路殺等,都讓野外石虎的生存充滿威脅。因此不但需要維持物種存續,保護棲息地及整個生態系統更至關重要,才能讓物種得以在野外生存和繁衍,扮演牠與生俱來的生態角色。 每一次繁殖與野放的努力,都是為了幫助石虎族群在原棲地中,重新站穩腳步。每一隻遺憾當天使的石虎,也都在提醒著我們現實的殘酷,我們必須持續減緩牠們在野外面臨的各種威脅,以利族群存續和拓展, 期望未來,石虎能重返台灣各地的里山棲地。而大家每一次的關注與支持,都是推動石虎保育向前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