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輔導納管工廠朝合法之路邁進,高市府經發局領先全國公布「高雄市輔導納管之未登記工廠及特定工廠環境改善補助要點」,透過完整的補助項目,鼓勵納管及特定工廠優化廠內環境及設施。配合補助作業正式起跑,5月27日及6月3日分別於岡山文化中心及高雄捷運大寮機廠辦理說明會,協助業者瞭解補助內容與申辦方式。
經發局長廖泰翔表示,自工輔法修正案109年施行以來,持續秉持就地輔導的精神,已累積輔導逾3,700家業者通過納管或取得特定工廠登記。高雄長期為金屬製造與螺絲產業重鎮,許多納管工廠正處轉型關鍵期,為肯定業者在合法化過程中所做出的努力,經發局透過實際補助措施,鼓勵工廠優化環境、導入節能減碳設備,今(114)年已編列2,800萬元,符合資格的業者將可獲得實際花費之49%補助,每一工廠最高獲得補助金額可達新臺幣150萬元,加裝廢污水設施更可高達新臺幣200萬元!
經發局說明,為了妥善運用每年收取的納管輔導金與營運管理金,減輕業者改善設施之財政負擔,受理補助項目包含廢(污)水處理設施、自費增設消防栓、隔離綠帶植樹、污染防治與監測設備、節能設備汰換(如節能馬達、照明、空壓系統等)、取得綠色工廠標章,以及參與淨零學院之課程等7大項目,鼓勵業者落實環保也能提升營運效益。
致力於螺絲加工的翊創公司負責人陳顗任表示,近期傳統產業受整體產業環境影響,加上中美貿易與關稅政策的變動,使得工廠及同業間在設施改善及經營上,投入的費用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對中小企業而言壓力不小。本次公布的補助項目不僅涵蓋廣泛、申請門檻友善,「補助金額將近一半,對我們這種中小型工廠來說,真的很有幫助。」
未來,經發局將持續推動工廠合法化及相關補助措施,除規劃辦理說明會與多場次工作坊,提供現場解說與諮詢,協助業者釐清補助資格與準備文件外,也成立「特定工廠辦公室」單一窗口,透過整合性服務及行政支援,協助工廠順利合法轉型,朝永續經營邁進。相關資訊可電洽特定工廠辦公室(07)969-7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