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各主要水庫113年度水質檢測結果已出爐,翡翠水庫再度蟬聯第一,水質最優良!臺北市政府翡翠水庫管理局今(8)日指出,環境部環境統計查詢網,公布去(113)年度全臺灣各主要水庫檢測結果,翡翠水庫再度蟬聯,全臺唯一達到「貧養」等級,水質最優良。
臺北市翡管局表示,世界各國水庫水質好壞?有沒有優養化現象?都是採用國際通用的「卡爾森優養指數(CTSI)」進行評估,評估項目包括:透明度、總磷、葉綠素a等三項檢測指數,綜整測得卡爾森指數CTSI,指數低於40,即為「貧養」等級的優良水質。這表示,水中營養鹽濃度極低,藻類生長受限,水體透明度高,水環境生態穩定。
又說,翡翠水庫去(113)年每月檢測的CTSI平均值為37.92,顯示水質優良,也是全臺唯一沒有優養化現象的水庫。
翡翠水庫管理局長林裕益表示,翡翠水庫能夠再度蟬聯水質最優,有兩大關鍵,就是集水區的「源頭管理」,以及「蓄清排渾」的水庫操作策略。
林裕益局長說,翡翠水庫集水區廣達303平方公里,相當臺北市面積1.1倍大,涵蓋新北市雙溪、坪林、石碇、新店等四區,集水區有部分農業用地,為減免農藥、肥料流入水庫,從污染源頭管理做起!並表示,翡管局與坪林區農會合作推廣合理化施肥,並輔導回收農藥空瓶罐,降低非點源污染。
林裕益強調,為全面掌握翡翠水庫水域水質狀況,委請取得環境部環境檢驗測定許可的專業團隊協助,並依據環境部「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定期追蹤翡翠水庫水域的環境荷爾蒙、農藥及重金屬等污染物濃度,及時提早發現,立即因應處理。
翡管局表示,翡翠水庫攔蓄北勢溪全流域水源,必須承受全部集水區內所有可能流入物質,這些物質,包含提供水中藻類生長之營養鹽(如氮、磷),這些物質會因重力作用,沈降於水庫底部,是影響水質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林裕益局長又指出另一關鍵,就是翡翠水庫採用「蓄清排渾」的水庫操作策略。通常,水在4℃的時候,密度最大,水庫水體底層(水深30公尺下方)水溫,維持在17~18℃,當天候寒流或低溫時,集水區山區降雨入庫水流溫度相對庫底溫度較低,水體密度較大,水流會朝水庫庫底流入,擾動庫底沉積物,增加水體懸浮物質,影響水質。
林局長說,就是利用天候溫度,掌握水庫水深水質分布的原理,於適當時機,採用「蓄清排渾」操作方式,將水質較差水體排出,經沉積後清除。
翡管局水庫操作科長林保隆說,翡翠水庫目前設有5處水質自動監測站,形成完整的即時監控網絡。透過溶氧、導電度、濁度、泥砂濃度、葉綠素 a 等項目的即時監測結果,及時掌握水質異常變化,並加以因應。
林保隆科長又說,極端氣候下的溫度變動,會增加水庫水體抬升風險。翡管局目前已建立標準作業流程,以「水溫」及「水庫進流量」兩項因子,決定是否啟動應變機制;此外,也會依即時水質監測結果,預測物質分佈及擴散狀況,選定適合高程的放水閘門進行放水,蓄留優質水源,排出較為混濁水質,可以減少淤積,也能提高水體透明度、抑制水中藻類生長環境,維持水庫優良水質。
翡翠水庫定期水質採樣作業
翡翠水庫上游「分層水質自動監測儀器」維護作業
翡翠水庫水體藻類鑑定分析
翡翠水庫水域「群球藻」,常見於潔淨水體且耐受低營養鹽綠藻
翡翠水庫「蓄清排渾」操作,不僅水力排砂漸少淤積,也能抑制藻類生長條件
丹娜絲颱風過後,翡翠水庫水域仍保有優質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