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北部新聞台北市創造不動產價值近2,300億 捷運土地開發帶動城市進化

創造不動產價值近2,300億 捷運土地開發帶動城市進化

萬大線中正紀念堂站(捷四)土地開發案完工示意圖

臺北市捷運局表示,配合捷運建設推行的土地開發,迄今已辦理88個基地的開發案,累計節省土地取得費用約368億元以上,參與開發的地主超過千位,累積創造不動產價值近2,300億餘元。土地開發收益持續挹注捷運建設經費創造永續城市。

臺北市捷運局說明,自推行土地開發制度迄今合計辦理88個基地,其中64個完工交屋,7個施工中,5個設計中,另12個基地正辦理徵求投資人或前置作業,目前北環段Y20、Y21及Y23站持續招商中。捷運局期待有更多潛在投資人積極參與,攜手原地主、投資人與本府共創繁榮新氣象,帶動城市再進化。

捷運局進一步說明,目前施工中最受矚目的台北雙星C1/D1,C1棟及D1棟鋼構吊裝均已至24樓,完工後將成為「臺灣新門戶‧臺北新起點」。未來市庫每年將增加14.6億稅收及分回權值估約900億餘元。除此之外,預估每年租金收入約18.7億元,並可創造1.6萬個就業機會。

捷運局表示,今年5月萬大線中正紀念堂站捷四招商完成,預估投資金額高達38億,將以「中正風華‧南門地標」概念,打造地標性智慧宜居大樓。此外,忠孝復興站SOGO復興館、蘆洲線徐匯廣場,以及未來完工的三重站潤泰CITY PARK,皆屬於捷運共構型土地開發案,不僅提供便利的轉乘與購物空間,也結合學區與住宅需求,展現交通建設與土地開發的綜效。

捷運局指出,土地開發為政府興建捷運系統除一般徵收外的另一種土地取得方式,除可有效利用土地資源、促進都市發展外,同時也改善地區環境與景觀。捷運局進一步指出,土地所有人參與土地開發,其土地不必被徵收,且可獲取合理的開發利潤;相對於投資人而言,亦可獲得開發利潤。政府投入龐大捷運建設經費,透過土地開發不動產出租售、經營之收益,則可挹注捷運建設,實可謂達成公私多贏之土地開發目標。

北市捷運局說,為讓更多民眾認識參與土地開發的好處,該局特別製作4集短影音,分享及探討何謂捷運土地開發,內容包含參與開發土地應具備的條件、開發方式(區段徵收/都市更新)、開發地點,以及參與土開的好處等都有詳細說明。歡迎民眾於YouTube搜尋「關於捷運土地開發你不知道的事」或上臺北市捷運局影音頻道瞭解更多土地開發資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