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科學教育性平教育深耕校園 全臺推動多元課程與教師研習強化尊重意識

性平教育深耕校園 全臺推動多元課程與教師研習強化尊重意識

教育部國教署為協助教師專業成長並落實校訂課程,自104年開始推動「活化教學與多元學習計畫」,鼓勵教師採自發、協同、精進、創新及有效等理念,運用多元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113學年度計1,378校申請參與。學校可藉由本計畫規劃校內「性平教育議題相關彈性課程」,透過教師研習、講座宣導、教材融入等方式,帶領校內師生一同關注並落實性別平等教育,營造尊重多元、包容差異的友善校園環境,讓性平教育融入校園日常。

在教師專業成長方面,高雄市正興國中舉辦「情感教育與數位性平事件防治」研習,針對數位時代下的性別暴力型態與相關法規進行分享,協助教師掌握網路性暴力的預防與應對策略,並提升陪伴學生發展健康情感的能力;新北市上林國小關注融合教育中學生的多元需求,辦理「普特融合的性平輔導」研習課程,提升教師在融合教育場域中的輔導實務與應變能力,打造支持多元特質學生的包容性學習空間。

嘉義縣阿里山國中小辦理親師生「與多元同行-性平之旅」活動,安排參訪性別教育倡議團體,並觀賞融合原住民文化與性別平權議題的教育劇場。透過文化與性別平等議題的交織學習,學生得以探索自我認同與族群歸屬,進一步凝聚學校與部落對性別平等教育的支持與共識;臺南市新生國小則結合海洋教育議題,課程中安排學生觀賞漁港拍賣活動,及訪談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執行長林愛龍女士的影片。學生在認識漁業知識的同時,也了解女性在漁業與巡護工作中的參與角色,從而體會性別平等在生活中的具體展現,引導學生思辨性別刻板印象,鼓勵孩子自由探索自我興趣與喜好,突破傳統性別角色限制,培養自信與尊重差異的態度。

國教署表示,藉由這些多元研習與課程的規劃,強化教師的專業知能外,也提升學生的性別意識,將性別平等理念融入生活實踐。期望藉由學校、家庭與社區的攜手合作,共同創造一個尊重、包容與平等的學習環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理解與接納中健康成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