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114.7.20
國家級重要民俗「雲林六房媽過爐」,115-116年輪值股為五間厝股,今(7/20)舉辦紅壇新建工程動土典禮,由爐主顏徐素芬、雲林縣長張麗善、立法委員張嘉郡、丁學忠、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縣府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民政處長蕭德恕、保存者中華民國六房媽會理事長徐萬成、斗南鎮長沈暉勛、斗六市長林聖爵、虎尾鎮長林嘉弘、大埤鄉長林森寶、土庫鎮長陳特凱、議員蔡東富、簡慈坊、顏忠義、王秋足、張庭綺等多位貴賓及地方代表遵循古禮焚香化疏後一同親持金鏟動土,祈求紅壇興建工程能平安順利。
縣長張麗善表示:六房天上聖母為雲林縣斗六市、斗南鎮、虎尾鎮、土庫鎮、大埤鄉ㄧ帶當中的「五股」共同輪值奉祀,依照目前輪值順序,「五股」分別為斗南股、土庫股、五間厝股、大北勢股及過溪股,因此「六房媽」並沒有固定的廟宇,由輪值股興建「紅壇」安奉,雖居無定所,卻有廣大信徒,成為地方的信仰中心,每年過爐遶境慶典更是為雲林縣內最重要的宗教盛事之一,於102年公告登錄雲林縣民俗,106年經文化部登錄為國家級重要民俗。
「六房媽」是重要的國家民俗信仰,長年凝聚五股34個庄頭鄉親的向心力,影響力也擴展到五股以外的地區。其「過爐」民俗儀式深受大家肯定,也吸引許多人共襄盛舉。而六房媽會對推廣與六房媽信仰相關之有形、無形文化資產相當積極用心,非常值得肯定與鼓勵。
張麗善縣長指出:五間厝股五間厝小爐時隔30年迎來輪值奉祀非常難得,透過今天的紅壇動土典禮,祈求六房媽庇佑雲林、庇佑臺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時無災,預祝明年的過爐盛典順利圓滿,雲林縣政府也會就紅壇周遭道路,於過爐之前重新鋪設,提供全國各地參拜的鄉親、善信大德安全舒適、平整的交通網路。
張麗善縣長再說,雲林縣是宗教大縣,特別受到諸神守護庇佑,這次丹娜絲颱風橫掃雲嘉南地區,在六房媽神威顯現庇佑下,雲林縣農業雖受有損害,卻不若台南市、嘉義縣般重創。她深信心誠則靈,籲大眾以虔誠信仰,保持正念、善念,讓社會更安和樂利,也遠離天災地變。
文化觀光處處長陳璧君表示:「雲林六房媽過爐」是本縣重要無形文化資產,更是國家級重要民俗,其過爐儀式等民俗科儀深獲肯定,展現出豐富且有系統的宗教祭典流程,維繫跨庄頭、跨世代的信仰凝聚力。活動結合歷史傳承與民間參與,充分體現在地文化生命力與社會動員能力。115-116年輪值股為五間厝股,已於上月辦理第一階段「奠基」,今日「動土」為紅壇興建的第二階段,約一個半月後將舉行上樑儀式,屆時邀請大家前來共襄盛舉。雲林縣共計5項重要民俗,僅次於臺南,可謂民俗無形文化資產之重鎮,縣府也將爭取經費,進行本縣重要民俗影音拍攝製作計畫,透過深入淺出及有效傳播之影音模式,帶領學子及大眾,更加認識雲林縣重要民俗無形文化資產。
今日各股為喜迎六房媽明年到五間厝,五間厝順安堂勤習堂獅陣、六房媽粉絲團千順將軍團等文武陣頭,進行一系列祈福表演。張麗善縣長與鄉親信眾共同祈求紅壇興建順利,五股內34庄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