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國教署為增進國中小資優學生跨校、跨縣市交流與學習機會,分北、中、南三區由6所大學辦理114年度「國中小資優學生夏令營Super Summer Camp」共6場夏令營,以多元智能為主軸,活動課程包含專題演講、探究觀察及實作演練,主題橫跨科技、文化或自然領域,全國共400名國中小資優學生參加。
6所大學分別為國中、國小資優學生量身打造為期4天的夏令營,6場次的活動課程多元,像是國中組北區的「臺北大學堂」以AI與科技臺北作為主題,帶領學生進行臺灣博物館探索任務、以及臺北捷運實境解謎活動;國小組南區的「情深似海大冒險」聚焦恆春半島的生態環境與文化,帶領學生探索恆春的文化、電力的永續啟航、以及勇闖海生館等活動,透過動手製作豆腐與豆花學習鹽滷的知識,從當地居民的經驗故事省思海洋環保與再生、人與環境共存的生活模式。
國立屏東大學侯雅齡教授表示,學習不只是吸收知識,更是一種與環境、文化及自己內心感受的連結,學生透過動手實作、探索體驗與實地踏查,深入感受人與環境的連結。
國教署表示,114年度國中小資優「Super Summer Camp」,提供全國國中小的資優學生跨校、跨縣市交流學習的機會,透過多元、有趣的活動課程規劃,啟發學生創意思考、邏輯思辨,以及解決生活情境問題的能力,並提升學生對科技、自然永續與人文社會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