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科學教育「感同身受,心心相惜」國教署辦理SEL一日體驗營 引導國中生理解自我與他人發展友善人際關係

「感同身受,心心相惜」國教署辦理SEL一日體驗營 引導國中生理解自我與他人發展友善人際關係

教育部於114年2月19日頒布「幸福教育、健康臺灣 幸福學校、師生共好:教育部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114年至118年)」,為促進學生理解「社會情緒學習」概念及培養同理心,國教署委託國立羅東高中辦理「社會情緒學習(SEL)一日體驗營」,於7月24日及8月5日規劃2梯次營隊,分北區、南區場次辦理。透過體驗式活動,引領國中生練習自我覺察,關注他人情緒、想法與需要,增進同理心及人際互動技巧,得以發展健康的人際關係。

國教署說明,社會情緒學習涵蓋5項核心要素: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社會覺察(social awareness)、人際技巧(relationship skills)、負責任的決定(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本次營隊即以SEL概念設計,且以系統層次構思,由國立羅東高中偕同國教署生命專業發展中心團隊講師共備籌劃,透過團體活動、人際情境角色扮演、分組討論及反思等,讓學生在參與過程逐步體察自己與他人。

營隊以「感同身受,心心相惜」-《心之試煉:勇者的四堂課》為主題,學生從「心情識別術」出發,覺察自身狀態,再到「毛線球任務」,經由團隊合作過程觀察及思考,自己在團體中是什麼狀態?觀察自己與他人的感受、想法及需要,練習瞭解別人的觀點;接著透過非語言遊戲增進人際觀察,結合日常人際情境,邀請學生透過角色扮演,練習適當的人際回應方式,最後於小組和大團體進行歷程反思,分享心得與收穫。

國教署表示,「社會情緒學習(SEL)」的核心概念需透過實作學習及反思,且需持續練習、時間累積,與一般學科知識學習不同。期能透過本次營隊讓學生接觸社會情緒學習概念,對自己和他人有更多認識,並練習「同理心」,將學習經驗帶回日常生活運用,作為發展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基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