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科學教育「藝起來學學-臺灣美感教育啟蒙計畫」 用色彩點亮臺灣 傳承家鄉文化之美

「藝起來學學-臺灣美感教育啟蒙計畫」 用色彩點亮臺灣 傳承家鄉文化之美

教育部自102年起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合作辦理「藝起來學學-臺灣美感教育啟蒙計畫」,以「師資培訓」與「學生美感體驗」兩大面向,長期推動教師增能與提升學生美感素養。113學年度計畫成果發表會,於7月24日至27日在臺北花博爭豔館「2025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舉辦,會中展出學生彩繪小感動蛇優選作品300件,並發表各校師生找尋的臺灣文化色彩,呈現各校多元的色彩觀察及豐沛的創作能量。

此計畫以「文化色彩」為核心,由全臺國中小教師帶領學生,透過社區文化踏查,找尋家鄉專屬的文化色彩,並進一步藉由彩繪創作將在地觀察呈現於作品中;另透過美術館作品參展與校外教學,豐富學生美感經驗,落實推動108課綱「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核心精神。

本(113)學年度舉辦13場「文化色彩-教師增能」研習及工作坊,共452位教師參與,並帶領6,118位學生參與「文化色彩/彩繪創作/美術館參訪」美感體驗課程及小感動蛇彩繪創作,作品於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及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教育特展,逾15.2萬人次觀展。

屏東縣萬安國小校長王國亨表示,學校有許多原住民學生,學校藉由計畫融入排灣族文化課程,透過部落耆老的社區走讀,讓師生了解排灣文化的意涵,進而認同並珍視部落的文化保存與傳承,這次萬安國小找到的有來自在地信仰中心萬安耶穌聖心堂的「十字架紅」、在地植物的「血桐綠」、排灣族的「百步蛇黑」、萬安溪的「溪水藍」、心達達山情柴步道的「情柴褐」,看到學生把具獨特性、在地性、文化性的家鄉故事透過文化色彩展現在作品上,展現對課程的熱情和自信,讓他十分感動。

嘉義縣柳林國小蔡佩軒老師服務於教職已21年,本學年帶領四年級學生參與「藝起來學學」,和學生們一起踏查苦竹寺、善德堂、仙草園、南靖車站等等,發現「原來我們柳林不是什麼都沒有」,特別是農人還特地留了一方未採收的仙草,讓學生們認識未採收、已採收曬乾、即將製成仙草產品的各階段的仙草顏色,也藉此加深認識在地農產,讓學生帶著色票去踏查,直接在現場比對文化五色,並讓學生進行「簡化」的練習,「當學生往複雜裡去鑽研,老師適時提醒他們可取局部來表現」。她說譬如順風耳神像,就不是取整個神像的寫實性,而是簡化取其「紅色飄帶」來當文化圖樣進行設計,並引導學生藉彩繪創作,表達對家鄉的認同。

教育部表示,將持續推廣各教育階段提升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之相關計畫,建立政府、民間及學校攜手模式,深化產官學合作,讓藝術融入日常生活,提升全民的美學素養與審美能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