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
地址:臺北市北投區文林北路77號
業務聯絡:教務主任許孝誠 2823-4811#200
新聞聯絡:秘書 林嘉音 2823-4811#101
【發稿日期:114年7月29日】
【主題:臺北市立中正高中走訪歐洲藝術殿堂:從文藝復興到當代視覺敘事】
【臺北報導】今夏,臺北市立中正高中美術班及英國國際預科藝術設計課程學生在7月中旬開始踏上一場兼具歷史深度與創意高度的藝術學習之旅。從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作品,到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的當代敘事攝影課程,學生在為期二週的跨國藝術課程中,親身體會藝術如何連結文化、時間與個人視角,進一步思索創作的核心價值與社會意義。
這趟跨越世紀的藝術洗禮學生首先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展開深度的藝術探索,於佛羅倫斯大學藝術學院(FUA)進行專業課程,走訪學院美術館與烏菲茲美術館,零距離欣賞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吉貝爾提的《天堂之門》等人類藝術史上的巔峰之作。學生在歷史建築與藝術傑作中,感受藝術與文化如何交織出文明的軌跡。並來到威尼斯,參與傳統面具製作體驗,學習工藝技術與文化傳承的精神。接著前往瑞士進行敘事攝影課程,從觀看到「被看見」的當代藝術,中正高中師生在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進行兩天的敘事攝影課程,由該校視覺傳播系講師 Matthias Buenzli 親自授課。Buenzli 教授為視覺溝通與知識視覺化領域的專家,他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從技術出發,轉向更具深度的藝術思考-「故事的敘說是影像的靈魂,構圖不是唯一重點,觀點與情感才是打動人心的關鍵。」
學生們在課堂中學習如何運用光線、視角與情境,將攝影轉化為敘事媒介,嘗試以個人經驗構建作品內涵,體會藝術的社會性與主體性。學生分享:「這次課程讓我理解,如何讓人看見『我的看見』,比單純的美感構圖更重要。教授讓我們重新思考創作與觀看之間的關係。」
江惠真校長則表示 ,文化底蘊是創作的臺階,技術是紅毯,她說:「在我擔任中正高中校長的八年中,參與此類國際藝術學習行程的學生,幾乎都帶回了人生方向上的重大改變,不論是藝術志向、未來專業或世界觀。文化底蘊是搭起創作深度的臺階,而技術則是鋪在那臺階上的紅毯。只有站穩於文化的根基上,才能走得穩、走得遠。」
江惠真校長並表示,辦理海外跨文化學習課程,所期待的不只學習創作技巧,更希望學生能在每一次觀察與體驗中,累積屬於自己的藝術思維與創作語言。這正是中正高中藝術教育的核心價值-用藝術理解世界,用世界拓展創意。
本次藝術學習行程不僅拓展學生視野,更讓藝術走出教室、走進歷史與當代,走進學生未來可能發展的世界。從佛羅倫斯到蘇黎世,中正高中的學生們正一步步走在屬於他們自己的藝術旅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