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登革熱國內外疫情升溫,臺北市政府今日(4日)由林奕華副市長召開今年登革熱疫情防治第2次工作會報,會中林副市長指示各局處及區公所全力落實登革熱防治工作,以保障市民健康。
林奕華副市長於會中指出,臺北市雖尚無登革熱本土確定病例,然而各級學校已陸續開學,加上近期氣候炎熱又時有降雨,如未妥善處理積水及孳生源,則登革熱風險增加。請各局處針對田園基地、工程工地、空屋空地、高危點、菜園及學校等高風險場域加強巡檢並落實「巡、倒、清、刷」及容器減量,此外,本市十二區區公所應動員民眾每月辦理社區清潔日,落實環境整頓及自主管理,以降低病媒蚊孳生風險。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今年截至9月3日北市已累計30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感染來源9成以上(93.3%)來自東南亞國家,其中以印尼10例為最多,其次為泰國及越南各5例,馬來西亞及菲律賓各3例。
北市衛生局說明,由於登革熱有3至14天潛伏期,典型的登革熱症狀會有突發性的高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等現象,民眾若出現上述登革熱疑似症狀,請儘速前往有配置登革熱NS1抗原快速診斷試劑之醫療院所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早診斷、及早治療,確保自身健康。
防堵登革熱,家戶總動員是關鍵!登革熱病媒蚊蟲卵孵化時間約為4至7天,降雨後易造成環境中產生積水容器,孳生病媒蚊,請民眾務必落實「巡、倒、清、刷」,主動巡視並清除戶內外的積水容器,排除花盆底盤、廢輪胎、廢棄馬桶、保麗龍、冷氣機滴水桶及帆布等積水,針對水生植物花器,請至少每週換水1次,底部水盤亦應定期清倒;換水及清倒時應將容器內部用力刷洗,以去除蚊子蟲卵。
臺北市政府再次呼籲市民務必落實環境巡檢及清除戶內外孳生源,並留意登革熱症狀,以保護自己、家人及其他社區民眾的健康。登革熱相關資訊可至北市衛生局官網登革熱專區查詢,或致電臺北市防疫專線(02)2375-3782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