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縮減偏鄉數位落差,充實在地居民數位能力,回應地方社會、經濟和文化的需求,苗栗縣公館鄉福基國民小學在苗栗縣政府教育處與明基基金會合作輔導下,於石墻社區的活動中心打造「公館數位機會中心」以推廣數位學習,進而關懷偏遠地區民眾、弱勢族群資訊應用,並提供豐富的數位服務與學習資源。
公館數位機會中心(以下稱公館DOC) 於96年設置至今十餘年來,福基國小傾全力支持推動,用心宣傳招生及經營課程社群,廣受鄉里社區肯定。日前,公館DOC開設了「竹苗繪本故事—跟著水圳去旅行」課程,由講師李如意老師,帶領學員進行一場圖文創作的探索之旅,故事的靈感來自生活的觀察,再透過AI工具的協助,從發想、角色設計、故事編排到數位工具應用,鼓勵學員以公館在地文化為出發點,創作屬於自己的原創繪本,將地方的景物、人情與情感轉化為可閱讀、可共鳴的圖文敘事。
課程以繪本結構與角色設定為起點,如意老師引導學員思考角色的外型特徵、個性設定、動機與人物關係等,強調一個好故事,往往從「有生命力的角色」開始發展。DOC學員們依據老師的指導,在課前預先撰寫兩位主角的外貌、個性與目標,作為後續創作的基礎。故事內容則以公館地方特色為素材來源,紅棗、穿龍圳、揆一樓、天然氣、石圍牆社區、草莓、芋頭、注連繩等,在地熟悉的元素,都成為每個人故事的靈感來源。
在創作過程中,課程特別融入AI文字與圖像生成工具操作,DOC學員學習如何輸入角色設定與故事背景,透過ChatGPT生成故事對話與畫面描述,協助學員釐清故事走向,也產出具體圖像,用於後續Canva平台上的排版與圖片生成。老師提醒大家,AI只是輔助創意的工具,真正動人的故事,仍需來自創作者本身的生活經驗與情感投入。
雖然AI一鍵即可生成圖像,如意老師仍然帶領學員透過壓克力顏料畫筆手繪,去幫AI生成的繪本封面,繪製更具手感溫度的創作感。如意老師說,手繪畫作可作為封面或主視覺,再搭配數位工具進行版面排版與文字設計,讓繪本在保有人味的同時,也具備數位出版的彈性與效率。這不僅是一堂創作課,更是一趟將文字、圖像與文化交織的溫暖旅程,讓每位DOC學員都成為說故事的參與者,為苗栗這片土地增添一頁頁真摯的繪本記憶。
縣長鍾東錦表示,數位機會中心為在地數位學習服務基地,為社區民眾開啟了嶄新的學習旅程,竭誠歡迎民眾善加利用。也相信透過DOC數位課程的推廣,學員們抱持著在地人文情懷而努力記錄著家鄉風情,E起智慧學習,珍愛土地,讓偏鄉打開不同的視野並將在地文化與人文情懷帶到更寬廣的數位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