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國教署攜手文化部、內政部等部會所屬館所及國立臺南大學團隊,共同推動「本土教育人才培育系列課程」,以館藏資源為素材,規劃以「生活本土」為主軸的增能課程,充實國民中小學教師本土文化內涵,並鼓勵結合館藏資源融入教學,培養學生多元文化素養。114年度共與11個館所合作辦理56場教師研習,預計吸引約3,000人次參加,以實務操作和五感體驗,呈現本土文化意涵。
為增進教師對於臺灣歷史、文化、產業、自然生態等面向的認識及教學知能,除了引導教師體驗萃取植物香氛製成精油,另設計羊乳酪實作,邀請講師分享農場元素融入課程的技巧,激發教師創新、發展戶外教育、食農教育課程,並以魚類挑選、認識食品添加物到魚丸製作歷程,闡述食品營養及食品化學概念,展現臺灣傳統產業積累的知識經濟,同時鼓勵教師將產業經營與動物福利、環境永續共榮理念,融入於課堂教學中。
此外,課程取材日常生活,例如:從豬腳骨特徵探討動物年齡、運動傷害等生命故事,或透過紙芝居(紙戲)創作,傳遞表演藝術在臺灣歷史與廟會節慶中重要作用,拓展教師對於資源應用的想像。為順應數位趨勢,更運用數位繪本、典籍、3C載具,將館藏動植物學、人文歷史等成果,轉化為戶外走讀與實境解謎,帶領教師從城市發展軌跡中,覺察物種多樣性與人文歷史。許多參與教師對本系列課程,給予高度肯定,紛紛表示:「課程不僅啟發教師在教案發想上更多靈感,更重要的是,對臺灣本土文化有更深的感觸及認識,未來能更有自信地將相關概念融入教學。」
國教署表示,感謝各參與館所及國立臺南大學團隊,用心規劃多元且實務性課程,讓教師從生活中發掘本土文化的深層價值,並能運用豐富且生活化的教學素材,讓本土教育更有深度與趣味。將持續推動本計畫,並鼓勵更多教師參與,將臺灣多元文化價值融入課堂,激發學生熱愛與尊重鄉土的情懷。想了解更多資訊,快追蹤Facebook粉絲專頁「我的本土。你的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