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推動的「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系列活動於9月30日順利落幕,活動期間透過紀錄片公開播映、街頭互動、店家展出與素人歌唱比賽等多元形式,邀請市民一同參與臺灣流行音樂的記憶探索與文化傳承。文化局自99年起逐年委製臺灣流行音樂界幕前及幕後資深音樂人之口述歷史影音,記錄臺灣流行音樂發展與脈絡,並且拍攝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ep.1新台語歌繼續向前走》、《ep.2百萬銷售水很深》、及《ep.3唱自己的歌》三部紀錄片,自紀錄片重新上架以來,累積觀看次數已突破6萬人次,顯示民眾對流行音樂歷史的高度關注與共鳴。影片將持續於臺北市政府文化局YouTube頻道開放觀賞,歡迎市民持續關注,一同參與「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的文化行動。
素人歌聲響徹公園 舞台成為記憶的載體
為推廣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而舉辦之「百萬金曲素人歌唱比賽」,於9月27日在大安森林公園兒童舞台熱鬧登場,共吸引75位素人歌手報名參加,活動自下午1點一路進行5小時接力賽,現場人潮不斷,氣氛宛如小型音樂會。參賽者演唱一首首膾炙人口的百萬銷售金曲,唱出童年記憶與家庭情感的連結,也展現素人音樂人純粹而真摯的演唱實力。本次比賽評審陣容堅強,由金曲製作人陳秀男、資深音樂人韓羅賢及金曲歌手謝宇威共同擔任,專業點評不僅讓參賽者收穫滿滿,也讓觀眾見證臺灣流行音樂世代間的傳承與交流。
現場觀眾紛紛表示:「百萬金曲是我小時候聽媽媽喜歡聽的歌曲,這次朋友邀我來參加比賽,覺得很有意義。」、「第一次參加戶外歌唱比賽,看過紀錄片後覺得內容很棒,如果沒有這樣的活動,真的不會知道臺灣流行音樂的發展。」,更有參賽者在比賽後特別留言感謝,表示雖然緊張沒有得獎,但仍深受感動,特別肯定評審老師專業用心的態度與團隊的努力,讓這場比賽成為難忘又美好的經驗。
街頭與店家串聯 音樂記憶在城市中流動
活動期間,「投好片唱好歌」快閃活動在北市三大商圈登場(美麗華百樂園、微風松高及台北東森K區地下街商場),吸引近百位民眾參與。現場民眾踴躍完成任務並點唱歌曲,唱出屬於自己的音樂回憶,讓流行音樂在街頭響起,也在人群中流動,成為城市裡最動人的風景。活動中,不少父母帶著小孩一同體驗,邊唱邊向孩子們分享自己年輕時聽過的歌,畫面溫馨動人;亦或是好友相約參加,互相點歌合唱,留下共同回憶。第一次參與的民眾表示,原本對臺灣流行音樂不太熟悉,但透過這次體驗,不僅覺得新奇,也更深入理解音樂背後的故事。
另「投好片品故事」也邀請民眾走進台北六家特色店家(黑鳥咖啡、福來許珈琲館、北流卡夫卡、China Pa Dining & Live Music、EZ5 Live House、Oldie Goodie Live Music House),探索流行音樂的回憶寶藏,故事箱依據三部備忘錄主題呈現不同年代與類型的音樂:
〈ep.1 新台語歌繼續向前走〉 展出伍佰的《愛你伍佰年精選》黑膠、林強的《向前走》CD,及新寶島康樂樂隊珍貴辦桌影像資料,帶領觀眾回顧新臺語歌發展的歷程。
〈ep.2 百萬銷售水很深〉 展示張學友《吻別》、江蕙《酒後的心聲》原版唱片及鐵達尼號電影原聲帶,讓民眾回味經典暢銷金曲的時代風采。
〈ep.3 唱自己的歌〉 則展出齊豫《橄欖樹》唱片、陳明韶歌本與大學城歌本系列,呈現創作者的個人風格與校園民歌記憶。
活動不僅吸引超過5,000人次的樂迷駐足欣賞,不少民眾看到陪伴自己成長的專輯,覺得回憶滿滿;父母帶著孩子指著熟悉的封面分享音樂故事,讓展覽成為世代間的回憶傳承,也讓更多人開始認識並關注「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的文化價值。
「投好片看好展」活動亦獲得廣大迴響,百位民眾踴躍參與LINE票選,共同支持心中最具共鳴的紀錄片,展現出對臺灣流行音樂的高度認同與情感連結,其中《ep.2百萬銷售水很深》深受觀眾青睞,獲得最多支持票數。本片聚焦臺灣唱片黃金年代,深入剖析百萬銷售背後的產業操作與流行機制,不僅喚起觀眾對過往音樂盛世的回憶,也引發對流行文化如何形塑時代語言的深層思考,透過票選活動,民眾不只是觀看,更主動參與了流行音樂歷史的再發掘與再詮釋,展現出高度的文化參與意識。
文化局表示,透過本次活動的推動與民眾的熱情參與,不僅讓流行音樂的歷史被看見,也讓市民在生活中重新連結音樂與記憶。未來將持續推動相關計畫,深化文化參與,讓更多人透過音樂認識臺灣、感受臺北。更多相關資訊可上文化局設計臺北臉書粉絲專頁。「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系列影片將持續於臺北市政府文化局YouTube頻道開放觀賞,歡迎市民持續關注,一同參與「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的文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