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科學教育第3屆臺灣地方特色歌謠創作比賽 文化深耕.歌聲傳情

第3屆臺灣地方特色歌謠創作比賽 文化深耕.歌聲傳情

由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辦理之「第3屆臺灣地方特色歌謠創作比賽」頒獎典禮於今(12)日下午2時在藝教館南海書院第一展覽廳舉行。教育部為鼓勵地方特色歌謠傳唱風氣,培養在地音樂藝術人才,鼓勵國人以臺灣多元族群語言創作歌謠,展現對在地文化、自然環境與民間傳說的熱愛與記憶,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熱情參與,本屆共有24名臺灣台語、臺灣客語及臺灣原住民族語言歌謠創作者獲獎。

典禮開場由屏東縣滿州國小民謠隊演出,展現地方民謠的純真與生命力,各類組得獎者更親自登臺演唱創作曲目,現場氣氛溫馨動人,充分展現歌謠承載文化記憶的力量。

本屆教師組特優作品為吳佳潔老師以臺灣台語創作的〈鯪鯉佇佗位〉,以臺中南屯的在地傳統文化為背景,細膩描繪舊地名「犁頭店」的歷史意涵,結合每年端午節特有的「穿木屐踩鯪鯉」風俗,並融入穿山甲的生態保育議題,展現歌聲與土地、自然的深刻連結。

社會組特優作品〈鯉魚伯公燈盞光〉由邱嘉樑先生以臺灣客語創作,述說「鯉魚伯公」的傳說故事與神明庇佑之情,勾勒出對故鄉濃厚的鄉土情懷,語言溫潤、情感真摯,令人動容。臺灣原住民族語言組則由陳秉宏先生以泰雅族語創作〈mgluw myugi ta 一起舞動吧!〉獲得特優,作品描繪從山林、溪流到海洋的盛大慶典,象徵族人跨越地理界線,共同慶祝祖靈的守護與族群文化的凝聚力,展現原住民族文化的生命力與創造力。

教育部表示,臺灣擁有豐富的語言文化與民間故事,歌謠不僅是藝術表達的形式,更是記錄地方生活與文化記憶的重要載體。透過歌謠創作比賽,不僅激發創作能量,也讓更多人重新認識家鄉、珍視語言文化,達到藝術深耕與文化傳承的目的。未來,教育部將持續推動藝術教育與多語文化的融合發展,鼓勵大眾共同參與語言與音樂創作,期盼更多人透過歌聲,說自己的故事,唱自己的文化,讓臺灣的歌聲在土地上繼續傳唱,世代延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