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快速發展、多元文化交融、教育改革加速的時代,校長的專業領導比以往更加關鍵。教育部於今(16)日假臺北市立大學舉辦「2025新世代校長創新領導學術研討會」,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長、學者專家與教育夥伴齊聚一堂,共同展開一場以「跨域、關懷與創新」為核心精神的教育盛會。
今年研討會以「數位學習領導」、「創業領導」及「文化回應領導」三大核心議題為焦點,透過重量級專題講座,與會者共同思考教育領導的新方向和挑戰。國立政治大學李蔡彥校長以「AI時代下的跨領域資訊教育」揭開序幕,分享如何運用數位與科技提升學習品質與治理效能,協助學校在數位轉型浪潮中找到立足之地。國立中正大學詹盛如副校長帶來「教育中的創業領導:創什麼業?」的分享,鼓勵校長以創業家的勇氣與思維,突破框架、整合資源,為學校與師生開創新的價值。另外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孫志麟院長主講「教育創新:促進公平與品質的新路徑」,強調教育創新如何呼應文化回應領導的核心價值,並透過創新理念與作法推動尊重差異、教育公平與品質,營造包容共榮的校園氛圍,讓每位學生都能發揮潛能。
研討會也特別舉行授證儀式,頒發「113學年度校長課程與教學領導初階、A+領航人才培育」證明書,截至今(114)年已有588人完成初階培育、665人完成A+領航培育,展現校長們持續精進專業的努力。教育部期盼透過授證肯定校長們的投入,並藉由「中小學校長培育計畫」不斷提升校長的專業素養,增進教育領導的榮譽感與自信心。
本研討會也安排全國73組校長專業學習社群與9組校長領導研究團隊接力登場,分享課程創新、教學領導、數位學習、社會情緒學習(SEL)與雙語教育等多元議題。截至今年,全國已有412組校長專業學習社群,從北中南到東部,校長們以真實案例展現出教育現場的活力與堅持。
教育部表示,校長是教育創新的靈魂人物,他們的專業素養與領導視野,將深刻影響學校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本次研討會以「跨域、關懷與創新」為精神,透過專題演講啟發、授證儀式的肯定,以及社群交流的共學,讓校長們在省思與互動中汲取養分,為學校注入更多創新能量,提升教育品質。
活動相關資訊請逕至【教育部校長暨教師專業發展支持平臺(https://proteacher.moe.edu.tw/)】之首頁「最新消息」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