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114年第12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獲獎名單,本獎項由各團體、法人、學校列舉具體事證向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推薦,並經過實地訪視及評審作業,共計有44件脫穎而出,包含「終身成就獎」4名、「績優學校獎」23校、「績優團體獎」4名、「教學傑出獎」7名以及「活動奉獻獎」6名。
教育部自103年起設立「藝術教育貢獻獎」,以公開表揚長期致力於藝術教育並具卓越貢獻之個人與團體。獎項涵蓋「終身成就」、「績優團體」、「績優學校」、「教學傑出」及「活動奉獻」五大類別。迄今已邁入第12屆,累計表揚283所學校、團體及145位個人。歷屆評選團隊深入全臺,實地走訪上百所學校與團體,發掘兼具專業與熱忱的教師,以及善用在地資源、持續耕耘藝術教育的典範。教育部期盼透過每位得獎者的感人故事,激勵更多人投入藝術教育,共同涵養孩子的美感與創造力。
本屆「終身成就獎」得主由林智信老師、洪惟助教授、蔡麗華教授及羅振賢教授等4位藝術教育界前輩獲獎。林智信老師為資深傑出的藝術創作與教育工作者,其作品表現均以臺灣鄉土風情為題材,版畫、油畫備受國內外稱許,其作品〈迎媽祖〉百公尺版畫聞名於世,對於本土美學的提倡享譽藝壇;洪惟助教授從事戲曲研究五十餘年,編纂《崑曲辭典》、《崑曲叢書》,成立戲曲硏究室、崑曲博物館,對於臺灣崑曲的研究與典藏有卓越貢獻,並致力於教學、提升青年學子及社會大眾對戲曲藝術之認識,深耕崑曲教育並為崑曲之推廣積極奔走、募款不遺餘力,有「臺灣崑曲推手」之美譽﹔蔡麗華教授為臺灣民族舞蹈界的重要奠基者與領航者,創辦「台北民族舞蹈團」為臺灣第一個專業民族舞團,並獨資創辦《臺灣舞蹈雜誌》為臺灣首份專業舞蹈雜誌,影響遍及教育、藝術行政、國際推廣與學術研究,貢獻卓著;羅振賢教授教學50餘載,作育英才無數,推展社區開班授課、舉辦畫展、擔任多所博物館、美術館之典藏委員,並長期擔任全國學生美術比賽評審及召集人,也受邀至國外講學,將藝術教育推展至國際,以藝術教育為終身職志,貢獻良多。
在團體獎項部分,共計27個團隊獲獎,其中「績優學校獎」計23校,從國小至大學,各獲獎學校推動藝術教育的形式相當多元,在課程跨域整合、連結外部資源、推展學校特色等方面皆有亮眼表現。「績優團體獎」由財團法人瑞儀教育基金會、財團法人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財團法人采苑藝術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梅山文教基金會獲獎,其長年挹注社會資源、培養人才、致力於藝術教育之推廣,以創新、永續的精神為公私協力立下良好的典範。
個人獎部分,分為「教學傑出獎」與「活動奉獻獎」,共有13位獲獎者,他們對於藝術教育課程設計、研究、人才培育、薪傳重要傳統藝術等具有卓越表現。每一位獲獎者的背後都有著令人感動的故事,他們盡心盡力,為藝術教育扎根奉獻心力。
「第12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將於12月16日下午2時在南海劇場舉行頒獎典禮,並同步於「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taec/?locale=zh_TW)直播頒獎典禮實況,歡迎各界踴躍參與、觀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