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文獻館於10月23、24日於西本願寺「樹心會館」舉辦《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地圖專輯》新書發表系列講座,特邀作者群中的六位專家學者,規劃五場講座,從各類地圖、測繪技術等分享解說關於地圖中的臺灣地理與歷史。
新書發表講座邀請專家學者與其講題分別是: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賴進貴名譽教授-「從地圖看臺北的發展與變遷」、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廖泫銘研究副技師-「精度與疆界:臺灣三角點、水準點與地形圖測繪歷史回顧」、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鄭安睎系主任-「測繪與地圖:以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原住民地圖為例」、南天書局創辦人魏德文先生與基隆文史工作者康炳基先生-「1884-1885年清法戰爭軍事地圖嶄新的測量與繪製」、臺北水窗口高傅棋執行長-「臺北古地圖中的時空生活故事」。現場除講者分享含金量的地圖知識外,與會民眾亦在中場休息時間,與講師、文史愛好者一同交流分享經驗與心得。
臺北市立文獻館鄧文宗館長表示,地圖是鳥瞰的視角,能看見地方的大小細節,文獻館策劃典藏地圖專輯,經由地圖集結,呈現空間的資訊外,也包含時間的序列,從地圖上可以看見臺北,甚至臺灣的變遷,這也是建構臺北發展具體且重要的佐證。館藏的歷史地圖達四百餘件,為讓歷史地圖更貼近日常,本次出版地圖專輯,邀請專家學者從各面向進行深入解讀,讓讀者瞭解地圖的表、裡訊息。
《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地圖專輯》收錄19世紀晚期至21世紀初期共133件歷史地圖,並匯聚多位史地領域專家撰文詮釋,依主題編輯為導論及七個章節,期望再現紙本地圖原件豐富的地理空間資訊,以及圖上各類標記空間內涵的圖象、符號、文字及插畫等元素。更透過裝幀設計結合數位科技,讓讀者利用行動智慧裝置掃描QR Code快速進入數位典藏世界,依個人興趣進一步探索。《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地圖專輯》一套全2冊,歡迎至國家書店、南天書局、臺灣的店、五楠圖書、弘雅三民圖書等處選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