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科學教育人文社會與產業實務鏈結研討會圓滿落幕 共創教學應用與產業實務新篇章

人文社會與產業實務鏈結研討會圓滿落幕 共創教學應用與產業實務新篇章

為促進高等教育人文社會領域與產業實務的對接,教育部於114年10月31日舉辦「人文社會與產業實務創新鏈結」研討會,共有34所大學、近百位教師及業界人士參與,共發表53篇教學創新研究成果,分享及共同探討創新教學、跨域合作及專題競賽的實踐經驗,展示各校在AI應用、數位教材與跨域學習如何融入課程設計,培養學生面對真實產業問題的能力,推動學用合一的教育成果。

教育部自112年起推動「人文社會與產業實務創新鏈結計畫」(以下簡稱iLink計畫),鼓勵大學人文社科領域教師於課程中與業界合作,融入專題實作及競賽參與,提升學生了解產業界實務需求及問題解決能力,同時可進行創新教學研究,特辦理本次研討會,主題包含大學教育鏈結產業、企業與社區之相關研究;AI融入人文教學、提升教學效率;創新教學融入專題或競賽;以及數位時代的人文思維與關懷等,各參與計畫的學校也極力展現人社教育在科技時代的多元樣貌。

國立成功大學發表「產業導向課程設計」研究,聚焦縮短人社學生的學用落差。研究顯示課程除提升學生在溝通、問題解決與創新思維等8項職能表現外,學生特別指出「三創與設計思維」與「從新創投資觀點學創業」等實作課,讓他們對未來就業職涯方向更具信心。

明新科技大學分享「半導體產業實習與雙語教材編纂」成果,為人社領域學生量身設計《半導體科技英語:半導體基礎30問》,讓無理工背景的學生也能理解半導體關鍵知識。學生在暑期進入科技公司實習,參與生產管理、工程分析及營運企劃等工作,提升職場溝通與實務能力,成功協助人社領域學生跨足科技產業。

國立臺南大學則以永續劇場為核心,透過與地方劇團協作及PBL模式學習,帶領學生解決劇場實際問題,如回收展演後的戲服,重新改製再利用,不僅有效減少劇團倉儲問題,也能引導學生實現永續循環,培育未來具永續發展理念的劇場創作及經營人才。

研討會圓滿落幕,促進學界與業界深度互動,為教學革新注入新動能,與會學校及教師普遍認為,跨域專題與競賽能有效強化學生的就業與創新能力。教育部也表示iLink計畫已執行近3年,將持續鼓勵大學深化產學合作、精進課程機制,確保學生學以致用,兼顧人文思維與科技應用,為培養具創新與人文素養的人才奠定基礎。研討會相關成果也置於計畫網站供各界瀏覽(網址為https://proj.moe.edu.tw/ilink-hs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