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消費臺灣智慧機器人邁向國際 國科會推動臺美AI技術合作與人才鏈結 114年11月14日

臺灣智慧機器人邁向國際 國科會推動臺美AI技術合作與人才鏈結 114年11月14日

發布日期:2025年11月14日

本案聯絡人:科教發展及國際合作處    王凱石科長 電話:(02)2737-7810

國科會副主委蘇振綱於今(2025)年11月率團赴美,參訪機器人科研機構、AI與自動化研究機構及新創基地,推動臺美智慧機器人產業與人才交流合作,並於臺灣時間11月12日於舊金山科技組舉辦「臺灣智慧機器人產業與國際人才交流座談會」,吸引眾多國際學者及專業人才熱烈參與,共同探討智慧機器人技術發展與產業應用。

蘇副主委致詞時表示,面對全球AI與半導體技術的迅速發展,智慧機器人已成為人工智慧導入實體世界的關鍵應用與下一波科技革命的重要核心。臺灣擁有完整的半導體與ICT產業鏈,以及精密機械與製造實力,具備發展智慧機器人的獨特優勢。

 

國科會近期積極推動「智慧機器人產業推動方案」,結合國家發展基金匡列100億元投資基金等跨部會資源,打造涵蓋技術研發、創新應用、人才培育與產業投資的完整生態系,期待帶動臺灣邁向智慧科技新時代。該方案以「系統創新」、「產值提升」、「社會普及」為三大推動目標,透過「關鍵技術布局」、「產業生態系建立」、「資安與標準法規制定」及「人才培育與應用推廣」四大策略,將智慧機器人應用導入餐飲旅宿、醫療照護、物流巡檢、防災救難等領域,預計5年內將服務型智慧機器人產值由新臺幣40億元提升至500億元,並推動相關新創與供應鏈發展,形成具全球競爭力的智慧機器人產業聚落。

另外,為強化國際鏈結與人才招募,政府也同步推動多項國際人才延攬措施,包括教育部的「玉山學者計畫」、國科會的「青穗學者計畫」、國發會的「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以及「Talent Taiwan一站式國際人才服務」等。除提供具競爭力的薪資與研究環境,吸引國際頂尖學者及技術專家來臺從事研究與教學外,亦積極延攬具產業實務經驗與創新應用能力的國際專業人才,投入臺灣智慧機器人與AI相關產業,補強我國在新興科技產業的研發與技術落地能量。

此外,國科會推動設立之「國家智慧機器人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I Robotics, NCAIR)」與經濟部推動的「智慧機器人創新與應用研發中心(AI Robotics Innovation & Development Center, ARIDC)」,已分別設立於臺南沙崙及工研院六甲院區,並結合「臺灣科技新創基地(Taiwan Tech Arena, TTA)」南部據點,構築「大南方新矽谷」的智慧科技廊帶。此區域將串聯產學研資源,推動智慧機器人研發、實證應用及國際新創合作,成為臺灣智慧科技產業新重鎮。

本次訪團也參訪亞馬遜旗下的Amazon Robotics、谷歌成立的Gemini Robotics、史丹佛大學校內Robotics Center、加州柏克萊大學工學院與 BAIR Lab、Aurora、以及Physical Intelligence等AI及機器人新創產業。蘇副主委表示,此行不僅深化臺美科技交流,更向國際展現臺灣在智慧機器人領域的創新實力與發展潛能,國科會未來將持續以「AI產業化、產業AI化」為核心願景,推動臺灣成為全球智慧機器人科技樞紐,讓世界見證臺灣實力。

 

國科會副主委蘇振綱率團赴美,於舊金山舉辦「臺灣智慧機器人產業與國際人才交流座談會」,推動臺美智慧機器人產業與人才交流合作。

國科會副主委蘇振綱率團赴美,於舊金山舉辦「臺灣智慧機器人產業與國際人才交流座談會」,推動臺美智慧機器人產業與人才交流合作。

 

蘇振綱副主委於「臺灣智慧機器人產業與國際人才交流座談會」致詞表示,面對全球AI與半導體技術的迅速發展,臺灣擁有完整的半導體與ICT產業鏈,以及精密機械與製造實力,具備發展智慧機器人的獨特優勢。

蘇振綱副主委於「臺灣智慧機器人產業與國際人才交流座談會」致詞表示,面對全球AI與半導體技術的迅速發展,臺灣擁有完整的半導體與ICT產業鏈,以及精密機械與製造實力,具備發展智慧機器人的獨特優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