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活躍的獅子座流星雨,將在11月17日(一)達到極大期,今年預估每小時天頂流星數約15顆,實際可觀測到的數量約為10顆。由於本次流星雨極大期恰逢殘月,較不受月光干擾,是觀賞的好時機。
獅子座流星雨是每年固定出現的小型流星雨之一,它的母彗星譚普-塔托彗星(55P/Tempel-Tuttle)周期約33年,因此獅子座流星雨也有類似的爆發周期,在1833、1866、1966、1999、2001以及2002年都曾發生過流星暴,在短時間內出現數千、甚至上萬顆流星的壯觀景象。譚普-塔托彗星下次通過近日點是在2031年,因此天文學家推測2033年前後有可能再現流星爆發奇景。今年雖然並非獅子座流星雨的爆發期,預測數量不多,但同樣不在爆發期的2009年,高峰時亦出現每小時約500顆流星,為觀星者帶來意外驚喜,因此今年極大期前後仍然值得關注!
獅子座流星雨以流星速度快而聞名,流星的平均速度高達每秒70公里,相當於時速25萬公里,為所有流星雨之冠,流星出現尾痕的機率也較高。
在極大期前後,獅子座流星雨的輻射點於23時30分左右從東北東方升起,之後流星會逐漸增多,天亮前達到高峰。殘月則在次日凌晨4時30分左右才升起,對觀賞流星雨影響不大。可選擇無光害、視野開闊處,以肉眼即可欣賞這場流星雨。詳細天象資訊請參閱臺北天文館網站「天象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