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長蔣萬安今(14)日代表臺北市政府接受「2025智慧城市卓越貢獻獎-智慧治理」獎項的頒贈。他在獲獎感言中,向與會的產官學界重要人士分享臺北市持續將人工智慧(AI)導入市政的努力,以AI導入1999市民熱線的成功案例說明,期盼與在座科技產業夥伴密切合作,共同推動臺北市智慧城市進步。
蔣萬安感謝財訊雙週刊主辦此次獎項,他強調智慧城市的打造絕對不是只靠政府單位,而是需要結合產業界、學界,更重要是有全民的參與和付出。臺北市一直致力於打造以人工智慧驅動的智慧城市,並以兩大引擎推動發展:一是吸引新創人才,打造「創業家友善城市」;二是建構AI driven smart city。
市府在打造智慧城市有三個方向:立典章、奠根基、促落地。簡單來講「立典章」,去年10月臺北市政府正式訂定「臺北市政府使用人工智慧作業指引」,給予明確的標準跟規範,讓所有市府同仁有所依循,希望鼓勵市府各單位,並避免誤踩紅線,鼓勵市府各局處運用人工智慧進入到各項施政政策的推動。
蔣萬安接著說,市府推動智慧城市的第二個方向是「奠根基」,例如臺北市政府正和北科大、聯發科,三方共同合作繁體中文大型語言模型;第三個方向「促落地」,市府資訊局特別規劃五年10億元智慧城市創新競爭型預算,鼓勵市府各機關爭取,並結合民間的力量,運用在各項市政規劃上,臺北市政府基於這三個方向與原則,持續的鼓勵推動AI驅動智慧城市。蔣萬安並舉例說明,今年是臺北市推出1999市民熱線20週年,市府導入AI,讓語言轉為文字,以傳統1999市民熱線來說,市民打電話進來反映,話務人員最少要經過四個步驟─接聽、了解問題、紀錄及搜尋答案,然後再以市民聽得懂的話語回答。所以一通電話進線可能就要花較長時間,但現在導入AI,當市民電話進來,第一時間市民的問題馬上轉換成文字,相當於下一個提示(prompt),答案馬上就會出來,話務人員可以即刻縮短到只剩一個步驟,用市民聽得懂的話語來回復市民。目前這個方案已經上路,市府也會持續精進這項AI便民作法。
蔣萬安最後表示,談了這麼多臺北市政府在導入AI的努力,就是希望跟現場來賓們分享的智慧城市作為,也宣示臺北市未來會加倍努力朝目標前進。因為「AI is in Taipei, TAIPEI」,這是臺北市政府努力的方向,市府將持續吸引國際一流企業與優秀人才,更希望有機會可以跟今天獲獎者以及在座的各位科技產業的朋友以及夥伴們密切合作,共同推動臺北市智慧城市持續進步。